爱知书店
日渐冷清的文化地标
【心声】 蜷缩在杂铺中间,生意一年不如一年
眼下合肥虽已出伏多日,天气却出奇闷热。入秋后的一个夜晚,合肥金寨路和红星路交口的一排商铺,水果店和服装店依旧灯火通明。在它们中间有一家灯光昏暗的店铺安静地蜷缩着,路灯的光芒远远地照过去,要仔细辨认才看出“爱知书店”几个字。
爱知书店名声在外,是这一带文艺青年的文化地标。曾经,在豆瓣上的合肥书友会小组里,有人发牢骚说,合肥没有一家像样的有品位的书店,更别提人文学术气氛浓厚的书店了。但立即有人跳出来反驳道:“谁说的,不知道爱知书店吗?”
在嘈杂不堪的环境中,书店憋屈地被挤在杂铺一隅,让人不由得心生悲悯。不过,虽然从外表看上去书店门面窄小,其貌不扬,书店内部也是局促不堪,但每次逛爱知书店时,总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在书店内,我遇到了年轻的店老板小崔,一个留着利落短发的80后女孩,静静地坐在办公室看书。小崔说,爱知书店创于1997年,曾在科教书店对面的育才书店旁边。当年的科教书店和育才书店如今已物是人非,爱知书店也由于租金的原因搬到了现址,和一家水果店挤在一起。
2009年,大学刚毕业的小崔继承父业,接替父亲管理书店。当时,网店对实体书店的影响还微乎其微,爱知书店一度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光景最好的那些年,书店面积扩张到300平方米。“那些年,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进新书,得用‘载重王’的三轮车去搬呢!”说这些话时,小崔眼里发出异常的光彩,她用手夸张地比划着,“最多的时候进10大包新书,有400多斤重。”
然而,随着网购浪潮的迅猛兴起,传统书店的经营市场一年不如一年。现在,书店每两天进一次书,每次进货数量也少得可怜。“一次通常只进2包新书,骑个电动车就运回来了。”小崔说,书店每经营面积也“瘦了一大圈”,只有不到200平方米。
曾经,爱知书店是小崔夫妻俩生活的全部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寄托在书本上的信念,一次次地被上涨的租金和人工成本冲击着。更让他们担忧的是,常联系的书友QQ群冷清了许多,很多光顾的老客户渐渐已没了声音。“书价没有优势,转型缺乏资金,风险也大,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小崔说,她父亲每次来店里,只是不住地叹气。
晚上8点,在普通店员下班的2个小时后,小崔和丈夫缓缓关上了爱知书店的大门。旁边的服装店依旧热闹,店主招揽着顾客。这一切,与他们无关。
增知旧书店
故纸堆中追逐旧书梦
【心声】 愈坚守愈困难,旧书店还有春天吗?
寒酸的书店门外,是城市的热闹繁华,而门内则是静谧惬意,似乎时间都凝固了。两三读者,静立于书架前,手捧一册泛黄的旧书,沉迷于故纸堆里的旧时光。在高楼大厦林立的水泥丛林中,行走的过客很少会发现旧书店的身影。
位于合肥六安路的增知旧书店,对于合肥爱淘旧书的人,恐怕无人不晓。书店的主人大家都管他叫老朱,约摸四五十岁的模样,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属细边的眼镜,爱看书、爱抽烟。老朱的脾气有些怪,当我闻名赶来时,他正和一群朋友打牌热火朝天,浑然乐在其中。
后来我才知道,对于第一次去他店里的顾客,老朱不会特别殷勤地招呼。他更希望读者静静地在书店里翻书,哪怕不买也行。书店一般晚上7点前结束营业,节假日经常不营业,但如果遇到书虫打来电话,他会火急火燎地赶来开门,颇有些书生意气。
记者在狭小的书店里转了转,书店分上下两层,一层为中文类书籍,二层为外文读物。走进局促不堪的书店,越往里走越难转身,一不小心便碰到了书架,散落几本旧书。老朱的爱人细心地把书捡起来,放回去。我说想找历史传记,她手指着里面靠右的一个书架,最上面的一排书。“那里的历史书比较集中,但也不全。书太多,有点乱,其他地方可能也有,你找找。”她说。
在老朱打牌的间隙,老朱的爱人告诉我,增知旧书店开业已有14年,是合肥现存最老的旧书店,没有之一。“2005年前的那十年,是旧书市场最繁荣的时期。后来,光景一年不如一年,许多书店货源不足、经营惨淡,一个个都关了张,只有老朱自己坚持做了下来。”她说。
老朱打完牌了。他有点自嘲地说,从高中就爱看“闲书”,14年前,老朱夫妇俩都下了岗,商量着准备创业。2000年,他在六安路盘下这家店,取名“増知”,一为增长知识之意,二为增进爱书人对彼此的了解。
淘旧书、卖旧书,老朱累并快乐着。在他眼里,开书店更多的乐趣在于以书会友。在这门面简陋、发着霉味的增知旧书店里,每天不乏学者、作家、记者、自由撰稿人的身影。
作为合肥目前仅存的一家文史哲旧书店,很多人劝老朱开个微博或微信,生意一定更加红火。但老朱不以为然,不愿意折腾那些噱头,他更情愿花时间为真正爱书的人找几本好书。
一本旧书就是一件宝贝,从一个人的书架走向另一个人的书架。最后,所有的宝贝汇聚于老朱家的旧书店,静待着带它们回家的人。在茫茫城市中,这样的文化丛林越来越稀少,坚守困境却无力改变,有人不禁要问:旧书店还有春天吗?
记者观察
4家书店里,3家店主是80后——
书店梦,年轻人的梦
爱知书店、保罗的口袋书店、卡夫卡书店,3家店主都是80后。当书店梦想需要传承的时候,一群80后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或继承父业、或独自创业,只为打开一扇让人看见城市灵魂的窗户。
三家书店气韵相通地散落在城市里,成了合肥的某种地理标识,也是合肥的一块时尚腹地。爱知书店里,28岁的女店主小崔打理父亲的书店,生活简单而充实。每天早上8点多上班,打扫卫生、整理书架,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帮书友找书。在卡夫卡书店,80后作家许多余考虑到经营面临的资金困境,决定将卡夫卡分散股份,从此卡夫卡不再是一个人的书店,成为国内首家“很多人的书店”。
还有“保罗的口袋”,网络作家“不流”和两个创业小伙伴继续着追梦的脚步。他们将书店经营当做一门艺术,追求着最初的创业梦想。“我从农村来到城市,高中以前没去过几次书店,阅读曾经是一种奢求。”“不流”说,正因为如此,他要将“保罗的口袋”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和人群,“这里每天有读书会、电影展和文化沙龙,聚集了不同地方、不同年龄的爱书人,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生活空间。”
独立书店,无论涅槃重生还是转身退场,年轻人的梦依旧在延续。
专家视点
书店重新定位: 互动、交流和分享
安徽省社科院 当代安徽研究所所长 邢军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当前安徽深入开展的“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其中书店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政府要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书店作为城市的精神地标却在隐隐褪色,已经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我看来,在互联网阅读的冲击下,传统书店逐渐走向没落是不可回避的。
传统书店为了维系生存和发展,应该怎么办?只有转型。必须延伸业务触角,提高所提供产品的附加值,这是一件极为紧迫的事情。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传统书店要重新定位,抢占发展先机,变被动售卖为主动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开放式的文化服务空间。
互动、交流和分享,是今后书店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书店重新定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可以预见的是,文化和其他产业融合将为传统书店提供发展契机,其中,科技提升和跨界融合至关重要,应当引起书店经营者和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