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红楼梦》,让我们认识到金秋时节食蟹、饮酒的乐趣。实际上,蟹和风雅之士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古人把食蟹、饮酒、赋诗、赏菊作为金秋时节的快意之事,这其中渊源深厚。
古人爱食蟹、饮酒
蟹属寒性,单纯吃蟹,会让人身体不适,而酒是温和之物,蟹酒相连,则能在品味美味的时候不影响健康。
历史上第一个把螃蟹吃得很有味,吃得很有情调的人,大概是毕卓。《世说新语》记载,毕卓曾经说:“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有酒有蟹,最大快乐,有酒无蟹未免遗憾。而饮酒食蟹的最佳时机,也就在金秋时节了。
看看诗仙李白怎样看待蟹与酒?他以《月下独酌》作了最好的回答,“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把酒持蟹,登临高台,明月高照,纵目四野,这是人间大快意之事!
宋代有个人叫高似孙,浙江宁波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著述。他在诗中说:“西风送冷出湖田,一梦酣春落酒泉;介甲尽为香玉软,脂膏犹作紫霞坚;魂迷杨柳滩头月,身老松江瓮里天;不是无肠贪戕粒,要将风味与人传。”此诗用拟人之手法,描写螃蟹爬出湖田,落入酒瓮之中,成为醉蟹的过程。
关于蟹与酒的诗歌
蟹与酒相遇便成风雅事,自然催生了无数诗歌。唐宋诗词里翻一翻,到处是蟹肥酒香。杜牧说“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陆游吟“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苏栾城叹“楚蟹吴柑初著霜,梁园高酒试羔羊”、宋景文赞“越蟹丹螯美,吴莼紫蟹肥”,让我们对金秋品蟹饮酒有着强烈渴望。
安徽吟赏蟹与酒的诗人也不少,较出名的当属梅尧臣 “樽前已夺蟹滋味,当日莼羹枉对人”的诗句了。梅尧臣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宣州人,世称宛陵先生。皇祐三年(1051年)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欧阳修举荐他做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所以世人又称他“梅直讲”、“梅都官”。宣城梅氏是望族。大书法家邓石如也曾得到宣城梅氏的帮助,这是另外话题。
再看看晚唐文学家皮日休的《咏蟹诗》:“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寥寥数字让螃蟹的横行之状与无畏性情跃然纸上。
金秋时节,菊黄飘香,持蟹把酒,自是人间快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