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要求,从今年5月起,全国二级以上医院的住院患者在入院24小时之内,都要签署一份《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通过医患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齐向“红包”说不。
如今新规颁布并号称“强制执行”已经三个月了,星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一纸协议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还有待考量。
【白色观点】点赞:再也不用担心医生给我“穿小鞋”了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是较早开始签署“拒红包协议”的医院之一。5月1日起,该院要求各科室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由经治医师向患者家属提供协议,签约后纳入病案管理,存放在住院病历内。除去部分特殊情况患者(主要指无家属、无陪护、无身份的“三无病人”),其余均已签约。
王斌是“拒红包协议”试水后的一个“受益者”。在决定住院进行阑尾手术时,他甚至已经准备好“红包”,只待悄悄塞到医生手中。不过入院后,除了常规的知情同意书,王斌还签署了一份《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
“‘这下你放心了吧’,弄得我反倒不好意思了。”王斌说,签了协议书,最大的感慨就是“再也不用担心医生给我‘穿小鞋’了。”
【黑色观点】抵触:一纸协议,是“侮辱”还是“暗示”?
合肥市一院的医生小王怎么也想不到,一次手术前的“拒红包协议”,竟差点成为暗示患者的“送红包通知”。
“那天我上班,刚好赶上跟患者签‘拒红包协议’。其实我一直觉得让患者签协议怪怪的,因为有次我听到患者私下里说,签协议是‘暗示’他送‘红包’。”偏偏小王那天的患者感受到了这种“暗示”,拿着笔时有些犹豫。小王见状连忙解释这是规定,每个患者都要签的,“让她不要多想”。走出病房的时候,小王简直觉得如芒在背。
采访中,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表示,这样的协议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收‘红包’的医生毕竟是少数,可是这样一来,好像所有医生从前都是要收‘红包’的,只是现在不收了而已。”
【灰色观点】观望:仍有医院尚未执行,谈及效果直言“不好说”
日前,记者在省城一家知名的三甲医院内随机采访了30名患者及家属。其中,22人都明确表示并没有签署过“拒红包协议”,另有8名家属则表示“不清楚”。而在这30人中,有9人表示从报纸、电视等媒体上了解过有“拒红包协议”这回事,剩下21人则称“从没听说过”。据记者了解,这家三甲医院并未开展“拒红包协议”的签署工作。
“拒收红包协议”同样没有出现在省城望江路上的一家大医院内。但根据记者了解,如果有患儿家长坚持给该院医生送“红包”,医生会先收下“红包”,然后将钱存进患儿的住院账户中。
相比之下,不少医院则“变通”得多,他们将“拒红包协议”嵌入在入院告知书内,不过对于该协议收效如何,多数医院则不愿多谈。在位于省城庐江路上的一家三甲医院,当记者问及推行签署“拒红包协议”以来效果如何时,相关负责人连连摆手称“这个不好说”。
吐槽: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鸡肋”协议签来何用?
去年夏天,吴先生的母亲在省城一家医院做肠胃手术。吴先生思来想去,在手术前一天下午走进主刀医生办公室,关上门,短暂交谈之后,吴先生将一个信封塞到医生桌上的一堆资料里,随后转身离开。
“直到我母亲病愈出院,医生也没有把‘红包’退给我,真不知道我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难过。”吴先生苦笑。当听记者说起现在医院手术前还可以签“拒红包协议”,他却一笑置之,“说实话医生不收红包,患者反倒没有安全感。”
合肥市二院的胡医生从事医生职业将近20年,从来没有“收红包”这个概念。医院通知他在手术前要签署“拒红包协议”的时候,他觉得没必要,“如果医生和病人都没有‘红包’这个概念,医患矛盾也会少很多。”胡医生说。
“医生收‘红包’如今就是潜规则,就算签了协议,也有可能当面一套,背面一套,患者想送,医生敢收,最终这个‘鸡肋’协议可能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多大作用。”已经怀孕6个多月的准妈妈小徐说,“不管到时候签不签协议,红包我肯定要送的,生娃这么大的事,花钱买心安。”
【业内支招】协议不能杜绝“红包”,解决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才是关键
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张兵看来,医德医风同医疗技术一样,其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拒红包协议”不仅仅是一纸契约,更是一个导向。
不过张兵也坦言,签一纸协议并不能够完全杜绝“红包”行为,筑守行业底线、改善医患关系也不能单靠这一纸契约,更重要的是在于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解决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管理。
从长久眼光来看,改善医患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需要统筹考虑,采取多措并举才能实现的。“比如需要一个良性的医疗费用支付机制建立;需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务人员素质的提升;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法律体系,并且有法必依等方面。”张兵说。
记者手记: “拒红包协议”,到底打了谁的脸?
“红包”何时大行其道几乎无法考证,仿佛一夜之间,医生收红包收得心安理得,假如不收,病人心里就不踏实。曾有新闻报道,某位病人因为医生拒收红包,愤然挥拳相向,荒诞却又让人叹息。
医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改革注定要失败。医生收“红包”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医疗资源稀缺,医生和患者信息严重不对称,医患双方之间的互相信任绝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重建,一纸协议也不能彻底地解决“让红包飞”的局面。
说到底,送红包既不是打医生的脸,也不是打患者的脸,它和我国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有关——优质医生少,病人多,再加上中国人讲究答谢等原因,才有了“红包”现象。
正如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所说,杜绝红包关键还要靠医疗改革来扭转“以药养医”旧体制,通过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投入和能力建设,设计更合理的诊疗制度,建立符合医疗行业规律特点的价格体系等综合措施,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