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讲述吸血鬼的影视剧的热播,做成医疗血袋一样的“吸血鬼饮料”在大街小巷中成了潮流产品。此类产品的血袋包装类似医用血浆,有的还在标签上标注了“A、B、AB、O、Other”等类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则提醒消费者,要避免购买这类产品,并责令相关网络交易平台关闭所有销售此类产品的网店,要求其严格把关,今后一律禁止销售类似产品。(7月15日《北京青年报》)
“吸血鬼饮料”遭禁的原因是其未经许可生产,属于“三无”产品,而且违背社会道德理念,容易误导消费者,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等。从报道看,“吸血鬼饮料”是一种创意商品,与其他饮料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包装另类,迎合了吸血鬼文化的流行。但很可惜,这种创意用错了地方,没有考虑到当下社会道德的接受力,亦违反了相关法律。
吸血鬼文化主要源自西方传说,本身并非社会主流文化,属于亚文化的一种,局限于少数人之间,特别是那些痴迷吸血鬼传说、追求个性化、标新立异的年轻人。其实,类似亚文化还有很多种类,并形成一个个圈子群体,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很难被社会主流文化所接受,但它们依然会顽强存在着。因此,对于“吸血鬼饮料”遭禁一事,公众应站在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立场上看问题,却不必就此否定吸血鬼文化,要容忍其合理存在。
其实,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种亚文化层出不穷,既是社会多元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消费时代由集中走向分散的趋势之一。相应的,亚文化商品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对主流市场不会形成巨大冲击,与其一刀切式地打压和叫停,逼迫其走向地下市场,倒不如纳入规范化管理,容许其合理存在。而公众也应抛弃掉有色眼镜,莫将吸血鬼文化等亚文化视为洪水猛兽,认可其社会地位,理解亚文化爱好者的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