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比信息,五月比孩子,六月比大人,七月比钱财。”无论在哪个城市,“幼升小”、“小升初”都是一场持久的消耗战。
夏日来临,合肥市公办小学、初中的报名进入白热化,无数家长在想尽办法,试图把自家孩子“塞”进名校。
星报记者连续多日走访,见证合肥家长艰难的中国式“名校升学”之路。
现场:为排号,凌晨4点排队
7月1日,周二。对于合肥的楚女士来说,这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合肥幼升小报名开始。而她的任务,是把6岁的儿子“塞”进眼前这所“名校”。
凌晨4点排队,这都不算什么,相比上午只放150个号,眼前这数百人的队伍,还是让她有些担心。
“只要能尽早排到号,别说4点,就是整夜排队也值得。”说着,她不由得连打了几个哈欠。
“一直排队排了四个小时才轮上,看着前面排的长队,感觉自己是‘龙的传人’。”另一位家长王先生自嘲地说。
考生:为考名校,“跟风”奥数班
“你报奥数班了吗?”今年年后刚开学,合肥市庐阳区某小学六年级的王顺(化名)就问起了同桌。在她看来,这无疑是父母给自己的枷锁。
“人家都在学,你不学行吗?”妈妈苦口婆心地说。为了这场“战役”,她和丈夫足足准备了3年。
3年前,为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举家来到合肥打工。没有学区房,又不甘心上普通学校,王顺只能报考自主招生的安大附中。
“没有补习,那些好学校就考不上,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听到邻居的这句话,妈妈一口气给儿子报了两个奥数班。“还有的学生上三四个奥数班呢!”她说。
好在经过努力王顺终于考上了安大附中。
无奈:为选好学校,托关系不下30人
自从女儿上幼儿园,陈雯(化名)和丈夫的争执就开始了。由于学区调整,陈雯在潜山路附近的家被划归到某小学所属学区,为此,她只好四处托关系找门路,试图进入更心仪的安居苑小学。
对此丈夫认为,上个小学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的。但这话陈雯却不爱听了:“大家都在拼名校,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从今年2月起,陈雯就开始不停地打电话找关系,前后找了不下30个人。眼瞅着就快有着落了,可最后还是出了意外,被告知安居苑小学上不了了。
这消息就像是晴天霹雳,把陈雯一下子打回原形。为此,夫妻俩还大吵一架。
准备:一口气报名3所学校
葛文(化名)家住在合肥市淠河路与青阳路交叉口附近,学区划归为一个她并不满意的中学,她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附近的另一所名校。
“我有个同学在那里当老师。我听说他们学校每个老师可以给一个学区外学生照顾的名额。”葛文说,去年9月她就来到老同学家,请求帮忙。
此后,葛文每天焦急等待。为了防止出“意外”,她同时给孩子在原本学区所属公办中学和私立的西苑中学报了名,并在西苑中学交了2.8万元“定金”,确保学校将孩子的名额留到开学前。
“公办名校是首选,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上。西苑中学很贵,是不得已的选择,原本学区的中学是最后选择。”葛文说。
等待是煎熬的。7个月后的今年4月,好消息传来:那位老师终于答应把自己照顾的学区外名额给葛文的儿子了!
对此,记者与葛文所说的学校相关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该负责人对此情况予以否认。他告诉记者:“按照规定,学校招生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学校没有招生权,因此并不存在这种情况。”
学生:补习补到哭,称太难了
今年“六一”过后,妈妈李灵(化名)发现女儿写作业的时候会哭。“为什么哭呀?”无论李灵怎么问,孩子就是不开口,还一个劲地在作业本上用力划。哭完之后,又转身跑进卧室,不再出来。
后来,在和奥数补习班老师沟通后发现,孩子在班里也出现了厌学情绪。
为此,她特意早早下班和女儿聊天。“不想上补习班,我不想考好学校,太难了!”说着,女儿又哭了。
“看着孩子学得直哭,当妈的咋会不心疼,可我不能心软,你看人家孩子都报那么多补习班,咱不能落后啊!”妈妈难过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