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区信访局去年10月推出新举措,聘用访民李华成担任“信访调解室主任”,调解、抚慰访民情绪。信访局称李的上访经历令他们更了解访民心态。(6月26日《新京报》)
近两年,尽管信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基层的信访矛盾并没有完全得到化解。为图一时的耳根清净,地方官员不惜花纳税人的钱买平安的现象屡见不鲜,但以官位为诱惑,招安访民的做法,成都恐怕是首创。
每月工资800元,并且有“秘书”监督,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青羊区信访局并非想借用李华成的“经验”来解决本地的一些信访难题,而是一种拉拢,或者说某些别出心裁的地方官员,为缓解领导“头疼”发明的临时止痛膏药。
这不仅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更无法解决别人的问题,有理的诉求总是久拖不决,从李华成这个弼马温几个月坐班的亲身体验中,更不难看出信访制度设计的缺陷。堂堂的一个区信访局,居然只能是一个摆设,没有任何处置信访问题的权力,如果真是这样,信访制度在访民的眼中,又何尝不是一种忽悠?更为不解的是,对于青羊区政府某些官员的乱作为和不作为,竟然无人问责。信访排名制度取消后,督促地方官员解决信访矛盾的制约机制又在哪里?
信访矛盾的成因看似纷繁复杂,其实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地方官员的乱作为,二是访民的异常偏执。遗憾的是,很多地方官员很少去探索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而是热衷于“打压”、“截访”、“忽悠”,诸如青羊区的“招安”之举,实在是荒唐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