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户分得数套房,摇身变富豪
2014年6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星报记者走进合肥“拆二代”
每户分得数套房,摇身变富豪

赵华 黄勤 记者 曾梅 马冰璐
 

2013年1月,郑州“拆二代”喝毒药逼父亲买豪车;2014年2月,北京“拆二代”因一夜暴富后深感空虚,深夜驾车抢劫。

近几年,抢劫、赌博、吸毒等“拆二代”犯罪被人们热议,“拆二代”群体也被社会贴上“城市中的农村人”、“屌丝变土豪”的标签。

“拆二代”的生活究竟如何?是否越来越多的“拆二代”感到迷茫和空虚,迷失在金钱的诱惑中,甚至失去了追逐梦想的动力?一夜暴富后的“拆二代”们,呈现出怎样的心理状态?

对此,星报记者连续多日对合肥“拆二代”进行了采访,听他们讲述拆迁所带来的生活、心理变化和追逐的梦想。

1 故事

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 ——拆迁引发的私奔

拆迁前:光明村 拆迁后:通和易居同辉小区

为了拆迁多分房,刚满22岁的张涛被父母要求放弃真爱,和陌生女孩闪婚。经历反抗、绝食和被“关禁闭”一个月后,他不得不暂时妥协。

但天性叛逆的他,在拿到房子、婚后不久,拉起真爱的手,选择了一场说走就走、奋不顾身的爱情。

拆迁来临,被迫卷入“结婚大潮”

张涛的父母是商人,家境优越,加之交往多年的真爱,这让他一度对自己的人生很满足。

2005年,村里传出要拆迁的消息,这让原本寂静的小村庄顿时炸开了锅。一时间,谁家能分多少房?能拿多少补偿款?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当时相传,拆迁补偿面积按人头划定,于是“拼人数”的概念,深深地扎根在村民的心里。

也就从那年起,村里开始出现罕见的“结婚大潮”。眼瞅着同村人结婚、生小孩,张涛的爸妈坐不住了。

“赶紧结婚!”圣旨一下,张涛有些措手不及。

几天后,张涛把女友带回家,但没想到父母的脸色却“刷”的黑了。女孩个子矮、不好看、学历低……父母坚决反对。 于是,斗争开始了。

先是激烈的争吵,嗓门大到邻居都跑来劝架。随后,张涛改变策略,把自己关在卧室开始绝食。几天后,爸爸甩下一句话:“不结婚,就关禁闭!”

一个多月后,实在受不了,张涛选择暂时妥协,跟一个素未谋面、同是“拆二代”的女孩相亲并结了婚。

结婚、生子,让张涛全家总共获得了1700多平方米的房子。

一场说走就走、奋不顾身的爱情

“人生,就要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不知何时,张涛听到了朋友的这句话。

于是,结婚刚一年,23岁的张涛就把这句话变为了现实。一个温暖的下午,他偷偷收拾行囊,拉起真爱的手私奔了。

临走还不忘给强势的老爸发条信息:“儿子我走了,和你的房子过吧!”短信发出,张涛觉得总算出了一口气。

由于私奔之前,偷偷带了钱出来,因此私奔的日子并不那么拮据。这也让他有足够的时间跟老爸耗着。

偶尔老爸催他回家,张涛也都是以和真爱结婚为条件,但每到这时,父亲总会怒吼:“敢再结婚,我把你家抄了!”这让他不禁打了个冷颤,小算盘也就此打住。

“我肯定不会回家,除非老爸答应我跟真爱结婚。”张涛坦言,他并不想做个不孝子,将来会经常回家看看,爸妈老了他也会照顾。

2 故事

“拆二代”手握高价学区房,人生被重新书写

拆迁前:王大郢 拆迁后:安居苑小区

看着自己的回迁房房价在短短10年间噌噌地往上蹿,作为合肥最早的一批“拆二代”,39岁的刘磊深深地感觉到,拆迁分房让他的人生被重新书写。如今,他的回迁房已成为合肥首屈一指的学区房,就连房租也跟着“水涨船高”。

告别平房,步入楼房时代

1996年,刘磊家的房子拆迁了,一家人租了一套70多㎡的房子。1997年,宽敞明亮的回迁房建好了,刘磊家分到了5套房子。这些由拆迁带来的变化让他和家人格外惊喜。

拿到5套房后,家里自住2套,另外3套被租了出去,“当时一个月能收到千把块钱房租。”刘磊说,这在当时是一笔比较丰厚的收入,“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开始逐步改善。”

2004年,他以3100元/㎡的价格将手中的2套回迁房卖掉了1套,然后买了一套80多㎡的商品房。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回迁房,他买房的梦想无法那么早实现,“拆迁至少让我和妻子少奋斗好几年。”

随着城市的发展,最近几年,他越发感受到拆迁分房让他的人生变“轻松”了,“20年来,回迁房从未断过租客,最近几年,借着优质学区房的优势,租金更是一路水涨船高。”

赌博卖房子?这事儿咱不干

在他身边,有不少“拆二代”朋友,既有借着拆迁分房的优势,将人生过得风生水起的,也有沉迷赌博,挥金如土的。他说,有一个朋友沉迷赌博后,赌掉了两套回迁房,如今还欠着巨额外债,“好多人都劝他,剩下的那套房不能再卖了。”

“父母操劳一生,盖了房子,然后拆迁分房,我享受到了成果,对此,我很感恩。”他说,因此,他格外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在他眼中,“拆二代”只是一个称呼,“只能说,我借着拆迁分房的优势,少吃了点苦,少走了一些弯路。”

3 故事

排斥“拆二代”标签,曾为结婚“拉人头”分房而纠结

拆迁前:光明村 拆迁后:通和易居同辉小区

而立之年的杨健不愿被称作“拆二代”,在他看来,这个词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贬义,“就像有钱人不愿意被称为土豪一样。”

结婚与拆迁“挂钩”,他曾很纠结

作为地道的合肥“土著”,杨健一家生活在光明村,如今,这个地段是令人艳羡的繁华商圈。

时间退回到2005年,那时的他即将走出大学校门,正当他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打拼一番时,突然被父母告知,要拆迁了。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连锁反应”,身边的发小、朋友在父母的要求下,纷纷将结婚生子提上人生日程,作为他们中唯一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杨健感觉有些不知所措。

很快,父母郑重地告诉他,应该考虑人生大事了,他明白,此时结婚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拆迁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数”优势,但他打心眼里排斥这件事。

“当时觉得把神圣的婚姻与拆迁‘挂钩’是一件让人相当纠结的事。”年仅21岁的他也不愿意这么早步入“围城”。 最终,经不住父母的劝说, 2006年底,22岁的杨健和20岁的女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两年后,两人的爱情结晶呱呱坠地。

不想靠父母,想自己挣钱买房

与身边不少“拆二代”朋友不同的是,杨健不想活在父母庇荫下,在他的心里,虽然房产证上以后会写着自己的名字,但房子是父母的,“父母辛苦打拼一辈子,有了这些房子,而我没出过力,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份成果。”

他有一个计划,要靠自己的力量买房买车,如今,车已经买了,“几万元的代步车,计划算是实现一半了。”

未来,他准备买一套商品房,“靠我和妻子的工资,大概还需要4~5年。”他说,房子不需要太大,但是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有他和妻子的汗水,“自己挣钱买的房,住着更有意义。”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