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4日发布的《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在连续下降5年后首次出现反弹,增长27万人,达到939万人,生源下降带来的高校生存危机似乎得到缓解,但更深层次的危机已经出现,高校必须积极应对,特色办学、转型发展势在必行。(6月5日《人民日报》)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39万人,比前一年增长27万人。但表面的繁华难掩内里的虚弱,今年热热闹闹的高考不过如同高考黄金时代的“回光返照”,从长远来看,生源下降是总体趋势。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考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但昔日“高富帅”的高校逐渐变得“矮穷丑”,大学为了能招到学生,不惜降低门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而我国高校“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与定位成了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普遍问题。
近几年来的“史上最难就业季”,何尝不是因为高校没能找准自身定位和高校教学质量差造成的?一边是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一边却是制造业严重的用工荒。这也造成不少学生产生读不读大学一个样,甚至认为读大学是浪费青春的想法,一些学生认为与其花几年时间,多花数万元钱去读大学,不如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或是创业。
多方面因素使得高校生存危机年甚一年,但生存危机也能倒逼高校实行改革,让高等教育在危机中孕育出生机,比如可以倒逼一些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让高校变为特色办学,让教学内容多与社会需求挂钩。就算因此压缩一些高校的招生计划,甚至造成一些高校被淘汰,只要是将真正落伍于时代,本就是在误人子弟的一些高校被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淘汰掉,就是在良币驱逐劣币、就是“清理门户”,对整个教育事业,对弊病丛生、屡受人诟病的高等教育,又何尝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