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09年以来,本报连续5年推出“书记市长话民生”大型系列专题报道,得到全省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作为“书记市长话民生”栏目的延续和创新,本报今日起推出“书记市长话改革” 大型系列专题报道,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江淮大地上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改革巨变进行深度解读。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前合肥建设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通过改革开放,合肥经济总量实现了争先进位,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全面提升。”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这样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方法,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的‘合肥版’,继续勇当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
关键词:创新之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
记者:当前,合肥在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吴存荣:现阶段,合肥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因此,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记者:如何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吴存荣: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加快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继续全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创新及成果转化最优环境和配套体系,加快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激励机制、转移机制、经费支持机制、项目成果评价机制等;构建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机制,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阿巴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合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内的数十家公司之一,展厅、厂房、实验室、办公室在一起,只有2大间房子,不超过200平方米,员工15人。
但是,这个“小公司”却掌握着3D打印业的世界领先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她“出产”的技术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当前3D打印业的格局。
刘利刚是阿巴塞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3年下半年,由他主导的研究组成功实现了“经济节约型”三维打印的结构优化设计与验证,相比传统3D打印,这项技术将节省70%以上的打印材料和时间。对于3D打印业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技术革新。
刘利刚告诉记者:“以往,作为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主要的工作是做学问,有了研究成果,申请了专利,也没有多大作用,很多成果都放在那‘睡觉’。中科大先研院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为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平台。政府鼓励、扶持从事应用科学研究的科研团队到先研院来创业,这种做法符合现代潮流,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转化,有效推动了自主创新。”
在中科大先研院,“创新”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工作的实际内容和常态。截至今年3月底,先研院已经培育、遴选先进技术项目160多个,孵化创新企业48家。围绕这些项目,先研院正逐步形成格局多样、来源丰富、各具特色的技术创新丛林。
蓬勃发展中的中科大先研院,正是合肥打造创新之城的缩影。
关键词:幸福之城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记者:改革与普通群众有着怎样的关系?
吴存荣: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要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记者:在事关民生的社会事业方面,合肥有哪些举措?
吴存荣:社会事业改革的核心是要普惠更要公平,关键是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将坚持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重,在提高保障水平中不断彰显公平公正,确保城乡之间、各类群体之间能够享受同等质量的公共服务。包括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保障城乡居民健康网络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等等。
2014年5月16日上午10时,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县桥社区,一个普通居民的家里,陈宇(化名)的妈妈正站在床边给他喂牛奶。
陈宇躺在病床上已经2年零2个月了,为了照顾久病的陈宇,不满60周岁的陈妈妈已经满头白发。
陈宇的爸爸老陈告诉记者:“陈宇原来在一家国企做研发工作。2012年3月7日早晨,陈宇和往常一样起床,却突然倒在床边,昏迷不醒。我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是病毒性脑炎以及癫痫。从那以后,他就一直躺在病床上。”
“医保报销了60万,每年30万,都到了上限。如果没有医保,简直难以想象。”老陈告诉记者。2012年12月初,老陈找到社居委,寻求更多帮助。社居委的工作人员立即对老陈家的情况进行核实,发现符合医疗救助的规定情形。
随后,工作人员迅速帮助老陈申报医疗救助。当年12月底,老陈拿到1.5万元救助金。2013年底,第二次拿到1.5万元救助金。
县桥社居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低保之外,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也在开展,光我们社区每年大概有几十户,救助力度还是很大的,不是小数目。”这里说的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都是政府在保障特困群众生活上发挥“兜底”作用的组成部分。
2013年,合肥市民生投入484.5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76.8%。2007年以来,合肥市实施民生工程项目超过90余项,政策惠及面超过700多万人,实现了城乡低保、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义务教育“五个”城乡全覆盖。
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正在帮助合肥成为目标之中的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