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让你读懂 安徽各地方言
江淮书同文 各地语不同
3上一篇 2014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江淮书同文 各地语不同
方言,是地域之言,人类的原始母语
张亚琴
 

然而,于多数人而言,每一个浓浓的乡音,饱含浓烈的思故之情,是对家园养育之恩的怀念,是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于自己而言,它是维系游子乡情的一条纽带,宛如一个鲜活的“族谱”,流淌着血脉的亲情。它独特的魅力,只有这个地域的人,才能体会到其深刻的韵意。

形形色色的方言,惹生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故事。各地的方言土语,有时好笑,有时增趣,有时则会让你遇到想象不到的尴尬,有时则能排忧解难、逢凶化吉。

比如说,戊戌时期,光绪召见梁启超,梁启超的广东方言将“考”说成“好”,把“高”说成“苟”,光绪听不明白,彼此不能达意。据说光绪原本准备重用这位25岁维新新锐,擢为侍从之臣,然因难懂广东方言,仅赏六品顶戴,叫他去办大学堂译书局,也算“专业对口”“才尽其用”。

再说一个轶事:20世纪20年代,南方学生上北京读书,兜转沙滩附近租房。房东为求保险,一般只愿租给带家眷者,三两句话谈妥价钱,会加问一句:“您有家眷吗?”南方人以为问的是“家具”,答曰:“家具不是你们提供吗?”房东大怒,还有可能动武,已经谈好的租约就这么稀里糊涂崩了,南方租客还不知道毛病出在何处,不明白对方怎么突然翻脸。

江淮书同文,然各地语不同音。

安徽方言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它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市县。

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吴语主要通用于沿江以南和黄山山脉以北县市的乡村里,而且受江淮官话侵蚀很严重。徽语主要通用于黄山山脉以南旧徽州府所辖地区。

皖北中原官话

在安徽省淮北17个市县(不包括怀远城区话)和沿淮以南的凤阳、蚌埠市、淮南市、寿县、霍邱、金寨(北部)等5市县的话,均属中原官话。

它的词语特征主要有几种。首先在亲属称谓上较特殊的叫法:祖父大多面称“爷”,祖母面呼奶,呼父亲为“爹”或“大”(音达),母亲大都呼“娘”。

其次在人体、疾病方面说法特殊的词:额头叫做“额脑头子”,脖子叫“脖梗子”或“脖脑梗子”,指甲叫做“指甲盖子”;生病大都采用避讳的说法,说“不伸坦”(伸读抻)、“不郁着”、“不舒坦”(舒音出)、“不得劲”等,发疟疾说成“打老瘴”、“发疟子”。

而时间词“今天、明天、后天、昨天、前天”分别说成“今(儿)个、明(儿)个、后(儿)个、夜(儿)个、前(儿)个”。

皖中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区,包括淮北的怀远县城区,江淮之间的合肥市、滁州市(除凤阳县)、六安市(除霍邱、寿县、金寨北部)、巢湖市、安庆市区等21个县市,以及沿江以南的池州市、铜陵市市区、芜湖市区、宣城市区、马鞍山市区等11个市县。

比如有特点的称谓词:祖父大都称“爹爹”,祖母呼“奶奶”(奶读阴平)。外祖父、外祖母大都呼成家公(或“家公爹爹”)、家婆(或“家婆奶奶”)。

在人体生理方面的特殊说法:舌头叫做“舌条”,左手和右手说成“反手”、“顺手”,腿俗说“胯子”。“生病”大都说成“不好过”、“不快活”、“不自在”,“逝世”婉词说成“走了”,老人逝世说“老之”或“走着”。

有些食品名称叫法比较特殊:大米饭说成“饭”,面粉叫做“灰面”或“干面”,面条儿大都说成“面”,“馄饨”和“饺子”分不清,各地大都叫“饺子”。

皖西赣语

安徽省的赣语主要指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岳西、潜山、太湖、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市西部及东南角等8个市县的方言。当地人传说,他们的祖先,大概是在明初由江西省的“瓦西坝”成批迁徙此地定居的。

有些动、植物的叫法也很特别:肉猪叫做“香猪”,公鸡、母鸡叫“鸡公”、“鸡母”(母音猫),半大的猪叫“半猪”(半音薄),黄鼠狼叫“黄机灵”,狐狸叫“毛狗”,橘子叫“橘红”,荸荠叫“土栗子”。

而有地方特点的形容词:待人和气、关系友好说成“莫逆”,关系不好、不和睦说成“忤逆”,“作孽”在各地话里都有可怜的意思。肮脏、邋遢说成“赖汰”或“赖赖”,头脑不清说成“混沌”,小孩子聪明说成“灵凡”,小孩愚笨说成“木”或“木骨”,女人贤惠说成“停当”,女人不贤惠说成“懂答”,停止说成“歇博”。

皖南宣州吴语

主要分布在黄山山脉以北和以东的14个县市范围内。其中太平、泾县、石埭、铜陵、繁昌、南陵、芜湖县等地吴语的通用面较广,其他县市中的吴语通行面较6①为了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将“皖南宣州吴语”说成“皖南吴语”。

自然、天时方面较特殊的词语:把下降的意思说成“落”,如落雨、落雪、落雾露、落露水、落霜。

植物名称的特殊说法:茄子叫“落苏”,南瓜叫做“北瓜”,菠菜叫“甜菜”,面粉叫“灰面”,高粱叫“芦稷”,玉米叫“包芦”或“六谷”,荸荠叫“荠子”,辣椒叫“辣胡椒”,植物的叶子叫“叶板”,植物的干叫“禾皆子”。

行为动作方面的词:鼻子闻说“嗅”(音讧),藏起来说“起来”,玩耍说“猎”或“嬉”。取笑人说“诮驳”,捣鬼说“促狭”。“吃”的意义很丰富,可以说“吃饭、吃茶、吃酒、吃烟”等。

皖南徽语

徽语是现代汉语中新近被确定的十大方言区之一。要指旧徽州府及部分毗邻地区的方言。 歙县、绩溪、旌德、屯溪、休宁、黟县、祁门、宁国(南鸿门乡等地)、东至(东南部木塔一带)、石台(占大区)等地的方言。

天文、地理方面的词:星星说成“天星”,旋风说成“鬼风”或“鬼头风”,刮风说成“发风”,天亮、早晨说成“天光”。

动物、植物方面的词:玉米叫“包芦”,高粱叫“芦稷”,黄犍牛叫“黄牯”,黄母牛叫“黄牛婆”,公鸡、母鸡叫“鸡公、鸡母”, 蟑螂叫“蟑油虫”。

称谓方面的词:呼祖父为“朝”或“朝奉”,称伯父、叔父为“伯爷、叔爷”,称丈夫为“老公”,称妻子或老年妇女为“老妪”,儿媳叫“新妇”,男子汉称“官客”,妇女称“堂客”,新娘子叫“新人”。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