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东省委组织部了解到:目前广东基本完成对“裸官”任职岗位集中调整工作,其中调整市厅级干部9名。根据该省制定的工作方案,“裸官”要么把家人迁回来,要么限时从重要岗位调整下来,两样只能选择一样,不能兼得。毗邻港澳的东莞,共对127名干部任职岗位作了调整;侨乡江门则有128人被调整岗位。(5月29日《人民日报》)
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公众舆论对“裸官”现象一针见血的评价。对于“裸官”,尽管不能轻易地进行腐败的“有罪推定”,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近年来暴露的外逃贪官,绝大多数都是提前将妻儿及财产转移境外,而自己却孤身一人在国内做官的“裸官”。把权力公器交给这么多“外国人家属”,老百姓委实不放心。“裸官”现象泛滥,增加了权力运行的政治风险、安全风险、廉政风险,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权力公信。
为“裸官”穿上制度外衣势在必行。这件制度外衣的构成要件中,既有对“裸官”的登记管理、重点监督,又有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及配偶子女从业、移居国(境)外情况等定期报告等一系列制度,更有为“裸官”划定的廉政特别红线、进行的必要从业限制,比如杜绝“裸官”染指重要敏感岗位、禁止其担任地方党政正职或部门一把手等。让“裸官”与核心权力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就等于为公权力装上了防火墙、护身甲。
每起贪官外逃现象,都是对制度防线风险漏洞的另类检测,都在提醒我们加快漏洞修补、系统修复,有效防范和化解官场权力的“裸”式风险。
当然,广东开展对“裸官”任职岗位的集中调整,只是迈出了成功一步。为“裸官”穿上制度外衣,这件衣服是否真的做到了量体裁衣、合体有用,亟待现实作出检验。公众也期待这种专项整治行动能够更加开放、透明,只有引入了更为充分的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这件衣服才能避免成为“皇帝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