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俊,今年65岁,小时候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旱船表演,从东家到西家,好不热闹!可他与旱船一别就是40多年,今年初,他和文艺队的伙伴们开始张罗着做一艘旱船,并排练一场完整的演出。昨日,包括刘昌俊在内的20位老人就将这艘自己DIY的旱船划到了广场上。
做船材料很环保,基本靠捡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旱船表演队伍由舞蹈、二胡、笛子、葫芦丝、锣鼓等队员组成,说是船,其实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船的四周,装饰着红绸、红花、彩带、蝴蝶结等,一名“姑娘”是唯一的乘船者。
“制作这艘船花了多少钱?”
刘昌俊是旱船的主要制作者,听到记者的提问,他笑了笑说:买东西只花了400元,如果船上所有东西都买的话,估计2000元也做不好。
原来,这艘旱船走的是环保路线,它的制作材料基本都是靠捡的。“大部分都是废物利用,只有少数是花钱买的。”说起这点,刘昌俊很自豪,因为自己和伙伴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给旱船化好了妆。
旱船长啥样?40多年前见过
孙继洲是此次旱船表演者之一,今年63岁的他对小时候见过的旱船非常怀念。“那时候都是晚上表演,从东家到西家,逢年过节的固定节目。”孙继洲记得,上世纪70年代以后,旱船表演就很少见到了,“算起来,大概有40年没见过了。”
那怎么能DIY一艘这样的旱船呢?需要图吗?
“不需要,都在我肚子里呢!”刘昌俊拍了拍肚子,跟记者开玩笑地说,今年春节前后,他们突然冒出了做一艘旱船的想法,于是老人们就经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着旱船的模样,有时候还参考电视上看过的样子。
词、曲都出自自己的手
如果说仅仅做出了一艘旱船,那不足为奇,不过,刘昌俊、孙继洲在内的20位老人却将一场完整的旱船表演搬到了市民面前。
“词是我自己编的,准备了两段,一段是歌唱家乡现在的大变样,一段是类似《刘三姐》那种对唱,我在里面的角色是鞑子歌。” 刘昌俊向记者解释,鞑子歌就是小丑的意思,总是带给别人欢乐。
而事实上,从14岁开始,刘昌俊就是舞台上的常客,相声、快板等曲艺节目都是他的拿手好戏,“旱船表演是第一次,我们队伍从组建到训练,用了一个多月,这才上台演出。”
词有了,曲调呢?曲调的作者是孙继洲,他是凭着自己的印象编起了曲子。
希望不要遗失传统文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支20位老人的旱船表演队伍中,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53岁,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他们的配合也相当默契,有的打鼓、有的唱歌、有的表演、有的拉二胡……
“我们年龄相仿,本来只是社区文艺队的队员,但大家聊天聊到以前的那些记忆时,才发现有些已经悄悄离我们而去了。”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将旱船划到广场上,一方面是想让年轻人看到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祖传的文化不要流失,因为这是文化遗产,很有历史积淀,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