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自己长大的,我是个没‘家’教的孩子。”一位小脸布满灰尘、脖子上挂着毛线绳钥匙的男孩低头说。
父母工作忙,无法在身边照顾他们,他们觉得自己是孤独的、没人关心的,但同时也是坚强的、独立的。他们有的看上去格外懂事,有的似乎非常叛逆,他们孤独而坚强的外表下,是一颗玻璃般易碎的心。
他们习惯在胸前挂个钥匙,因为回到家得自己开门。
他们有个特殊的名字——挂钥匙的孩子。
人物档案 乐乐 8岁
不怕独自吃饭、独自玩耍 就怕一个人的时候打雷
8岁的乐乐,是合肥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爸爸常年在外国打工,妈妈做保洁每天很晚才回家。于是,妈妈就把家里的钥匙系上一根毛线绳,挂在乐乐的脖子上。
她5岁就会做饭,不仅会煮米饭,还会蒸鸡蛋、做土豆条、热剩菜。
一天中午,妈妈不在家,乐乐一个人做饭,不小心被电到,那次把她吓坏了。“我把插头插上去,突然就电到,我浑身一抖,吓死了。”乐乐说。
妈妈不准乐乐单独在外面玩。于是放学后,乐乐就独自在家听广播、打乒乓球,由于没有玩伴,她只能自己拿拍子颠着玩。
乐乐说,她最害怕天黑。有时遇到刮风打雷,窗子会乱响,她就赶紧用被子蒙住头。
如果听到有陌生人敲门,她会立刻捂住自己的嘴,“只要捂住嘴不说话,坏人会以为家里没有人,就会走掉。”乐乐说,这些“知识”都是她在课外书和电视上看到的。
乐乐说,那次做饭被电到,她吓坏了,很希望妈妈能抱抱自己、安慰自己。可妈妈却只是淡淡的一句“以后多注意”。那一晚,乐乐偷偷在被窝哭了,她说,妈妈一定是不爱自己了。
人物档案 豆豆 8岁
天黑透了,再黑一会 爸爸妈妈就回家了
8岁的豆豆,上小学二年级。爸妈都是钢筋工,每天早出晚归。豆豆就靠手机闹铃喊自己起床、上学。
每天早上,手机闹铃准时响起,豆豆起床洗漱好,挂好钥匙,就独自出门上学。
傍晚5点多,豆豆放学回家。把脖子上挂的钥匙拿出来,红点对准锁眼上方,往左转两下。叮,门开了。
家中的门锁是防盗十字锁,豆豆足足学了一天才会开。
豆豆刚上学的时候,爸爸就把一部手机丢在家里,留作儿子和他联系用。
豆豆熟记妈妈的手机号码。每次感到害怕,或是遇到不会写的字,他就给妈妈打电话。
由于爸妈整日不在家,豆豆一日三餐都要在外面吃。豆豆说,他很少能吃到炒菜,因为妈妈太忙了,豆豆记得很久以前妈妈炒的土豆丝,那是他吃过最美味的东西。
“爸妈经常加班,要等到天黑透了,再黑一会儿,才能回到家。”豆豆说。
22日傍晚,豆豆回到家先打电话给爸爸报平安,挂了电话,豆豆从桌上罐子里拿出几块钱,跑到小巷口买了一碗水饺,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饭吃完,天已黑,爸妈还没回家。“又要加班了吧。”豆豆不时用手抓抓胳膊上被蚊子咬出的红疙瘩。
人物档案 杰杰 13岁
他们都说我是没家教的孩子
杰杰今年13岁,却只上小学四年级。
杰杰3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妈妈远嫁山东,爸爸外出打工。7岁那年,就独自生活在陌生的出租屋里。
5月23日,周五。放学铃响起,坐在教室角落的杰杰,迅速站起身,把手中的漫画书一扔:“上网去咯!”多年的留级,让13岁的他看起来比同年级10岁孩子高出许多,这让他有些尴尬。
走出校园,看到门口都是来接孩子的大人,杰杰把脖子上的钥匙往后一甩,往网吧走去。
收银台前,掏出兜里的10元钱,这是他一星期省下的饭钱。打开电脑,进入游戏界面,一场“厮杀”开始了。
建立王国、征兵、讨伐、占领……3个小时过去,上网费差不多用完了,杰杰恋恋不舍地起身出门,来到小卖部,买了一包泡面作为自己的晚饭。
爸妈离婚后,杰杰一直由奶奶照顾,杰杰7岁那年,奶奶为他在学校附近租了这间屋子。
奶奶年纪大了,很少管他。只有每个周末才会来看他一次。
杰杰异常叛逆,经常惹得老师要叫家长,他总是低头沉默不语,“我没爸妈,他能找到谁呢?”
“同学都说,我是个没家教的孩子。”杰杰说。
人物档案 月月 15岁
以前觉得自己很可怜 现在慢慢理解爸爸妈妈
15岁的月月已差不多忘记8岁时自己的胆怯,但用坏的10多根钥匙绳却不时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8岁那年,月月开始上小学,妈妈给她脖子上挂了一枚家里的钥匙,简单“培训”后,月月就能自己开门了。
从把钥匙挂在月月脖子的第一天起,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她,千万别把钥匙丢了。
可是,没多久,钥匙还是丢了,8岁的她以为,自己犯了大错。回家后,她没能像往常一样打开家门,而是蹲在楼道口,眼巴巴地望着妈妈回家的方向,心里忐忑不已。
晚上七八点,妈妈惊讶地看见她蹲在楼道口,她支支吾吾没敢说话。“后来还是跟妈妈说了实话,她没责怪我。”第二天,妈妈又往她的脖子上挂了一把新钥匙。
每天中午放学,这个挂钥匙的女孩便飞奔回家,做饭、炒菜、洗碗,她干净利落地做好一切,还来得及睡个午觉。
7年时间里,塑料绳、毛线绳、红绸绳……各种形态的钥匙绳都曾出现在她的脖子上。
月月说,小时候她总觉得自己很可怜,爸妈一点也不爱自己,可随着慢慢长大,她开始慢慢理解爸妈。“这样的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吧。”月月说。
人物档案 西西 11岁
爸爸在外地,妈妈在老家 我一个人在合肥
楼道门钥匙、防盗门钥匙、木门钥匙,11岁女孩西西的脖子上挂着三把钥匙,它们不时碰撞在一起,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5年来,陪伴她最久的便是它们,而它们更是见证了她长达3年的“独居”生活。
西西老家在皖北,5年前,为了让她接受更优良的教育,父母将她送到合肥上学。西西的爸爸常年在外出差,妈妈在老家工作。每半个月能来合肥陪她4天。
离开的那一天,妈妈将钥匙挂在她的脖子上,“上学前记得关电、关水,锁好门……”3年来,妈妈常常重复这些叮嘱,西西早已烂熟于心。
独自生活的第一天晚上,西西害怕极了,用被子紧紧地蒙住头。好些天,她才适应黑夜带来的恐惧。
每天,她都要在上学、放学和睡觉前给爸爸打电话报平安。
有次去同学家玩,她不小心把手机丢在家里。直到晚上还没回家,爸妈急坏了,妈妈还报了警。
3年来,西西丢过4把钥匙,钥匙绳至少用断3根。“钥匙绳太不耐用了。”西西说。
西西说,妈妈准备让爸爸带着她坐几次回老家的火车或汽车,“以后慢慢地让我一个人坐车回老家。”说起这些,她神情淡定,语气平静,“我一点不害怕。”
(文中孩子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