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民政局加快推进建立困难群众“救急难”工作机制
加油站的“猫腻”你知道多少?
下一篇4 2014年5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门受理 协同办理
萧县民政局加快推进建立困难群众“救急难”工作机制

 

日前,萧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城乡困难群众“救急难”工作试点,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做好各项制度和救助资源的衔接配合,补短板、托底线,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要求得到满足,逐步建立健全“救急难”工作长效机制。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建立“救急难”服务网络。萧县以现有乡镇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为平台,抽调民政、卫生、教育等人员,设立乡镇社会救助服务站,负责本乡镇社会救助工作的综合协调、政策咨询、业务统筹、督查指导、社会救助事务受理、信息平台的建设管理等工作,方便群众“求助有门”。救助服务站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社会救助网络信息平台,实行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网,做到救助信息三级共享,并借助信息化手段,科学确定救助对象,避免重复救助、多头救助和救助遗漏,形成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社会救助网络平台。

健全“救急难”服务制度。在全县推行“首问负责制”和“转介”工作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及分办、转办流程和办理时限,建立化解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推行“首问负责制”,首次接到急难对象诉求的部门或单位为责任部门,负责协调监督办理结果,对推诿扯皮者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夯实“救急难”服务基础。建立通报、督办、核查和奖惩等制度,加大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推进工作落实;加强乡镇、村(居)工作力量,强化社会救助机构建设,配齐、配强、配好工作队伍,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按照“分级实施、各负其责、上下配合、相互协调”的要求,加强工作配合,注重工作联动,努力形成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强大合力。

“主动救助,及时救助”

确保困难群众“求救有救”

健全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救助机制。依托城乡村(居)党组织、村(居)委会和残联、红十字会等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村(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作用,建立县、乡镇、村(社区)和服务组织“四级联网”急难对象主动发现、及时救助机制,加大主动救助或协调救助力度,通过政府、社会组织等及时采取帮扶、疏导和监护干预措施,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干预,并健全周报信息统计和逐级报送机制。

健全急难对象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完善“急难对象利益有所呼、党委政府社会力量积极办”和急难对象利益诉求“向谁说、谁来办”两大急难对象利益诉求表达和解决机制,明确以急难对象家庭为核心的利益诉求由乡镇政府社会救助服务站受理解决。同时,建立健全走访急难对象、征求意见、社会调查、舆情分析、民情信息研判等方面制度,形成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和制度机制,疏通和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真诚倾听急难对象呼声,真实反映急难对象意愿,主动关心急难对象疾苦,积极满足急难对象需求,准确把握社情民意。

健全急难对象利益诉求保障机制。综合运用城乡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教育等急难对象社会救助政策,开通“社会救助直通车”热线服务电话,面向全县群众提供救助和政策咨询等服务。专门配备专职人员和救助专车、电脑、摄像机和数码相机等设备,急难对象在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以及灾害、慈善、流浪乞讨救助等现行救助框架内,基本生活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可直接拨打热线电话申请救助,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受理急难对象诉求。重要的或者紧急的求助事项,县、乡镇共同承办,一个工作日内赶到现场,特事特办,当场给予救助,切实保障好急难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

“部门联动,城乡互动”

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助”

建立数字化急难对象社会救助网络系统。由民政部门牵头,整合公安、社保、工商等各方相关数据,将急难对象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贫困救助、计划生育、卫生防疫、文化教育等相关数据纳入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建立救助资源与救助需求信息对接平台,全面建立急难对象家庭经济状况信息部门互通互联救助网络。

完善急难对象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共享机制。在民政部门建立的信息核对中心的基础上,加快健全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机制,为主动发现急难对象和准确判断急难情形提供依据。加强与卫生计生、教育、住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以及慈善组织的信息共享,及时了解掌握专项救助和慈善救助开展情况,使救助对象的需求和政府的救助资源、慈善组织的救助项目,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等资源有效对接。

整合城乡困难群众救助资源服务信息平台。在县、乡镇分别设立救助服务大厅,为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合理支配资金、动态追踪救助对象搭建起了有序、高效的运作平台。公开社会救助服务电话,县、乡镇各级救助工作人员接线后在第一时间解答疑难、提供帮扶。建立急难对象分析系统,根据急难对象的收支情况、住房状况、受助历史等按特定公式生成贫困指数和需救助指数。搭建救助服务网络,建立以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为中枢,覆盖多部门、乡镇(服务站)和村居(服务点)的三级网络,坚持三级联动,使急难对象救助帮扶实现由节日慰问向日常救助、被动施救向主动帮扶、静态观察向动态管理的转变。

宗禾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