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扶贫款从市到县被侵吞40%,从县到乡又被克扣40%;一张小农机具秧盘的国家补贴2毛5分,农技站就克扣1毛8分,站长还要贪3分;一个售价数百元的骨灰盒,民政干部也要拿15元回扣……(5月21日新华网)
扶贫办、农技推广站、民政局,曾被称作“清水衙门”。“清水衙门”为何守不住清白呢?从客观上说,中央不断加大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力度,三农、扶贫、民政、基建等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大大增加,“清水衙门”实际上成了“油水衙门”。而民生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由于透明度不够和监管力度缺乏,给了一些腐败分子可乘之机,于是“蛀虫”开始繁衍。
从主观上说,是“清水衙门”里的干部出了问题。在过去,群众不仅没有各种直补、奖励和救助,反而民生欠账都比较多,但干部却清清白白地熬过了“苦日子”。相反,时下随着民生政策越来越好,一些干部却耐不住寂寞,管不住自己的手脚,开始在“清水衙门”里胡作非为。究其原因,一是干部思想发生了“病变”,二是监管缺位使干部滋生了侥幸心理,三是一些干部利益勾结、组团腐败。
因此,要保证“清水衙门”的清白,不仅要给干部“洗洗澡、治治病”,还要从制度上“发力”,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最终达到干部保清白、群众得实惠。一方面,要加大追责力度,对于敢将腐败之手伸向民生政策的干部,必须严惩不贷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建立起带电的“高压线”,使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另一方面,要加大民生政策的透明度,要晒晒各类财政补贴的“明细账”,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同时完善相关审批、验收、审计等监管制度,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群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