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纪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严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称呼纪律。省纪委指出,当前我省党政机关部分党员干部受官僚主义、宗派主义、“江湖习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把同事、同志间的称呼庸俗化,有的称领导为“老板”、“老大”。这是“四风”在称呼上的不良表现,必须坚决纠正,严禁再喊领导“老板”。(5月15日《南方都市报》)
禁止再喊领导“老板”,是否就能消除“老板”“老大”与“伙计”“马仔”并存的官场生态呢?党政机关下级、下属称领导或者官员为“老板”,是因为有些官员乐于当“老板”,享受“老板”状态。
有“老板”耍威风,必然有“伙计”或者“马仔”相呼应。下级或者下属乐意称呼官员为“老板”,是因为他们确实从“老板”恩赐中分得一杯羹。机关所有人的前程命脉都掌握在领导手中,大到招工提干、小到评优表模工资职称晋升,都需要领导拍板决定,而且官场“近水楼台先得月”效应明显,不仅官员秘书进步快,就是官员司机日后都能够捞取“肥缺”,有的甚至直接破格提拔成下属单位负责人。
市场经济形势下,“老板”靠自己做生意积累了大量财富,尽享人生风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语境下,“老板”被众人羡慕,这是官员乐于被人称为“老板”、下级下属热衷称呼领导为“老板”的背景。更应该认识到,官员之“老板”这一“与时俱进”时髦称谓,从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为权力运行现状给予真实而形象的定位。假如官员权力被制度笼子关紧,官场“老板”称呼就没有意义、失去土壤。
官员不惮于下级下属称其为“老板”,究其原因是权力授予来自于上面而非下属更非普通老百姓,若是在下级下属面前惯于做“老板”,在普通群众面前即便表现亲民状也难脱作秀之嫌。禁止再喊领导“老板”充其量只是治标之举,如果不能根本治理长期被扭曲的权力伦理逻辑,即便不再喊领导为“老板”,甚至喊其“仆人”,也无法阻止官员不经意地露出的“老板”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