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应该 避免过度密集
缘何三大救市政策也难令A股好转?
电气设备迎来利好
经济数据不振 市场陷入胶着
基金“打鼠”风暴袭向私募
市场期待资金大扩容
3上一篇 2014年5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市场期待资金大扩容

屈绍辉
 

一段时间,上证综指一直低位徘徊,这让不少人感到无奈。有人说,新“国九条”给资本市场注入了强心剂,希望在这个强心剂的刺激下,有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他们认为,只要更多资金进来,大盘才会上涨,投资者才能赚到钱。

事实上,为了能让更多资金进入市场,近年来监管层进行了一系列努力。首当其冲的是修订QFII法规,QFII额度不断提高,RQFII试点扩大;此外,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开始实行登记备案制,私募逐渐阳光化以正规军的形式进入市场;同时,内地香港股票实现互联互通,作为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首发车,将发挥重要作用;最后,监管层还加强不同部门协作,推动外汇和税收政策的完善。

但A股市场的钱都去哪了?投资者不明白,为何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大盘依然涨不上去,市场的资金依然有限。对此专家分析,其实市场从来不缺钱,这个现象归根结底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是我国资本市场吸引力不足的表现。

为了解决这些顽疾,中国资本市场进行了新一轮顶层设计,统一各方认识、立足长远解决资本市场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让资本市场释放市场活力,回归本源。专家认为,要实现我国资本市场大扩容,需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强化市场监管,实现各方归位尽责。目前,我国明确提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但距离这个目标仍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需抓紧完善各项改革配套措施制度建设,从严审核让市场合理定价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各方主体归位尽责,实现上市公司“有进有出”的良性生态环境。

其次,继续为各路资金进场创造条件。一方面,国外投资者参与市场、投资避险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国内百姓对财富管理投资保值的呼声也很高。当前沪港通已经进入实质进展阶段,多角度显示,引入更多资金入市仍有很大空间。

第三,让投资者保护真正落到实处。当前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纲领性文件已经出台,未来细则性文件备受关注,这也成了未来投资者权益能否真正落实的决定因素。

可以说,中国资本市场正在进行有序而紧锣密鼓的改革,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从发行到二级市场到退市、从发行人到中介机构到投资者,资本市场一场立体式改革蓝图逐渐呈现。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自身的走向成熟,中国市场的对外吸引力必将得到大幅提高,人们期待的A股慢牛行情也将成为现实。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