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梦想 沸腾的军营
2014年5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燃烧的梦想 沸腾的军营

 

白烨,笔名文波。陕西黄陵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后留校任教。1979年调中国社科出版社,任文学室副主任、主任、总编辑助理,1999年调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现为该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观念的新变》、《文学新潮与文学新人》、《批评的风采》、《文学论争20年》、《赏雅鉴俗集》、《观潮手记》、《热读与时评——九十年代以来的长篇小说》,共七部论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参加国家社科项目《当代文学新潮》、《中华文学通史》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验》相关部分的撰稿。主持“中国年度文情报告”的编撰工作,主持编选“年度中国文论选”和“年度中国文坛纪事”。其作品《文学观念的新变》和《批评的风采》先后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三、五届优秀成果奖。

优秀的军事题材作品,在典型化地反映部队当下现实的同时,还应具有超越部队生活范畴的普遍意义,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毋庸讳言,这样的作品因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实际上并不多见。

正是在怎样一种阅读期待下,读到苗长水的兵味十足又视野宏阔的新作《梦焰》(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委实让人感到欣喜,乃至为之惊异。

在《梦焰》一作里,作者把焦距对准一线部队的前沿生活,由陆军07集团军综合旅目标作战一营一连这个小小的窗口,传真式地描述了他们以自制《目标神兵》的DV表达的自豪与自信,应对突击检查要没收手机的招数与调皮,面临突击拉动和训练考核时的迅速出击和英勇无畏。与此同时,作者又由女兵赵文如月、退伍老兵徐增加等线索,把镜头不时扫向与部队有关的军人家属、大型企业,描写他们与部队生活的脉息相连和同频共振。

可以说,反映部队生活真实而鲜活,描写军事建设全面而宏阔,尤其是当代军人群像的精心营造,军人精神与强军梦想的着力弘扬,使得这部《梦焰》,既立足于军队,又超越了军队,从而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

《梦焰》里众多的军人形象,大致可分为士兵与首长两个系列。在士兵系列里,形象生动又各具性情的,有壮志在怀的“90后”班副马超,军政双优的女卫生兵赵文如月,能做能说的“80后”代理排长林伟新等;在首长系列,则有名扬战区的目标一连连长庄雷,外号“牛羚”的旅长魏建东,由野战部队指挥员出任军分区司令员的唐阚,紧抓训练又关爱官兵的军长龙潭等。

这些分属不同层次,置身不同岗位的军旅英才各显其能,集中显现了当代中国军队优质尖子群集,代际衔接合理的可喜现状。即以马超、赵文如月两个士兵典型来看,就极为真实而充分地表现了当代年轻军人的崭新素质与全新风貌。马超的职务,是部队里低得不能再低的班副,但他的心气与心志远比天高。在指导员刘晓光拿“你以为你能当军长”的话揶揄代理排长林伟新时,一旁的马超却说出“把目标定到军长,那不太低了吗?”霸气十足的话语里,十足的一副不想当将军就不是好士兵的派头。事实上,马超在《目标神兵》的DV的制作中,就有对目标一连如数家珍的熟谙,无比自豪的夸赞,表现出爱连队、爱战友、爱部队的深挚情感;他的逢人便是“我有几句话要说”的口头语,有不无张扬的色彩,更是总有想法的具体呈现。他刻苦好学,又倔强好胜;总觉有压抑,又总任劳任怨。在这个普通的小士兵的身上,成长中“90后”的年轻军人的相互交织的长与短,都尽情显现。

与外露型的马超不同,内向型的赵文如月是暗中带着一股劲,深藏若虚,默默努力,凡是考核、演习的关键时机,她都会以超群的智力与能力勇闯难关,夺得胜利。她面临的难题是,虽然军政全优,广有口碑,却又被传言不能被提干,于是不无怨尤,并萌生退伍从商之意。但这并未影响她的训练,反倒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当她终于被授衔中尉,提升为远程救护分队队长时,欣喜异常的她断然回绝了某企业待遇优厚的聘请,毅然决然地留在了她所心爱的部队。付出应有回报,努力必有所得。赵文如月小有波澜的军旅青春,既证明着自己的人生选择的无比正确,又证明着这样的人生道理在部队也通行不悖。同国家的希望在于青年一代一样,部队的希望与未来,也在于年轻一代的军人。马超、赵文如月,连同比他们稍大一些的刘晓光、林伟新,这些青春力量的迅速成长与长足崛起,无疑是中国军队的希望所在。

《梦焰》最为打动人和启迪人的,还有由一系列军旅内外的行状与事件,着意表现的当代军人的精神——无处不在的强军梦,以及与此相连的强国梦。身在野战部队的人们,从士兵马超、赵文如月,到排长林伟新、连长庄雷,从旅长魏建东、谢政委,到军长龙潭,战区亓司令、宏政委,都把部队的现代化——电子化、数字化和全能化作为追求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到检验与考核,训练与演习之中。

而身任军分区司令的唐阚,虽然不在野战部队,但如同在前线一样,以改革新兵入伍制度,输送优质兵员,承担南水北调工程,为地方政府解难分忧等举措,发挥着军人特别能战斗的独特作用。而赵文如月的残疾父母,虽然维持自己的生计都较为艰难,却仍省吃俭用,精心为部队制作了新型的防弹背心。而那个退伍多年的老兵徐增加,在下海经商并做大生意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为国家的国防建设献策出力,毅然从国外买回“瓦雅格号”旧航母,并费尽千辛万苦运回国内,使我们国家有了自己的首艘航空母舰。把这一切联系起来看,强军是军内外国人的共同期盼,而强国则是支撑着这一切的更大心愿。强军梦与强国梦,就这样密不可分,相互系连。

《梦焰》里有一些言说性、对话性桥段,从不同角度透显了当代军人的心声。这些话语,文字言简意赅,内涵钩深致远,如同格言警句一般,说来掷地有声,听来振聋发聩。如宏政委在下达赵文如月等人的升职命令后给魏建东旅长打电话时说:“我们就是要把强国梦、强军梦,切实同每名官兵的发展、成长和进步结合起来,如赵文如月这样的女兵,不但要提干,而且要宣传,这样的决心,谁也别动摇我们。”

而龙潭军长在授衔时也讲道:“我最得意的时刻,就是站在山头上,看千军万马演习轰轰烈烈的场面,无比享受,军人没有这种野性不行。”

当年的退伍老兵如今的商界大亨徐增加谈到购买航母的壮举时,动情地说道:“没有强大的祖国,我们一无是处。”这些精彩的话语,连同唐阚司令员的“军队就是打仗的,最怕的就是不搞打仗”的感言,一连那个“像草根一样奋斗,像伟人一样思考”的口号,都如同春雷阵阵,洪钟声声,敲击着人们的心扉,震撼着人们的情感,激励着人们的斗志。

无论是士兵的誓言,还是首长的感言,这些发自肺腑的军人心声,以其强烈的使命感和刚烈的战斗性,凝结着民族的意愿、国家的意志,感奋着、鼓舞着人们像他们那样,为强军而奋力拼搏,为强国而努力奋斗。而这种超越了具体的现实,在中华大地上不断聚集和滚动的精神力量,正是我们的军队不可战胜,我们的国家必然强盛的动力与伟力。

《梦焰》把这种当代军人身上富含的民族梦想与精神能量用以点代面的方式予以掘示和呈现,它在展现部队喜人现状的同时,既让人振奋,又催人奋进,这正是它在文学意义与思想内涵上的独特价值之所在。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