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绵阳市人民医院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院务会关于解除兰越峰医生聘用合同的决议,88名与会职工代表全部投了“赞成票”。此前,因举报医院存在医疗腐败、过度医疗,兰越峰坐在医院走廊达700余天,被称为“走廊医生”。(5月7日《新京报》)
曾经的“走廊医生”,以孤身对抗医疗腐败的现状而被推上神坛,可是,之后随着央视等多家媒体的介入调查,事实真相已然被还原,证明当事人呈现的很多证据存在猫腻,而这样做很大程度上却是因为个人利益,其“孤身英雄”的形象已经被解构。如今,“走廊医生”面对被解聘的遭遇,还在高呼“手足同胞对我举起屠刀”,这样的举动在很大程度上说,应该是在继续消费媒体和舆论,消费着大众情绪。
反观网络空间的舆论声音,不少声音仍贴标签式地认为,对当事者的解聘是一种打压,更有甚者说是“多数人的暴政”,这种声音无疑是一种声援,这或许也是当事者还在大放厥词的底气所在。然而,英雄形象被解构之后,依然能够出现这样舆论格局背后的原因,才是真正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客观地讲,尽管“走廊医生”的事实真相已经被还原,但是不少人还是宁愿用之前的印象来看待她,原因就在于现今的医疗腐败已经让公众深恶痛绝。不管事实如何,“走廊医生”已经被赋予了符号化的意义,它已经从当事者的躯壳当中被剥离出来,所代表的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人们对遏制医疗腐败乱象的期待。
然而,事实终究是事实,医疗腐败的现状,受众的感情倾向也挽救不了英雄形象的坍塌,建立在虚假事实基础之上的符号化意义,自然也会被事实摔得“粉身碎骨”。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就不应该对“走廊医生”的符号化意义进行延伸,遏制医疗腐败乱象是一回事,事实是另外一回事,毕竟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那些在医疗腐败领域真正的不同流合污者,而不是凭借着不合理现状而去消费公众情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