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讲师抄袭到教授 倒逼职称评定改革
非常道
微声音
校长这回“亲猪” 下回“亲什么”?
下一篇4 2014年4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讲师抄袭到教授 倒逼职称评定改革

□纪鹏
 

一名大学教师,从教21年,10篇论文被指抄袭,其间职称从讲师晋升到了教授,并调入了另一所大学。近日,这则举报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世友论文“从讲师一路抄袭到教授”的网帖,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大量关注。(4月29日《中国青年报》)

据悉,重庆师范大学科研处等部门已介入调查,有关负责人预计“五一”假期后会有结果。又是一起涉嫌学术造假的事件,但笔者认为,其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实事求是地说,把发表论文纳入职称晋级考核标准的确值得商讨。其实,要想考核一些教师的学术水平,方式方法有很多,绝非只有论文发表一条路。现场考核一下候选人的科研知识储备、设计一个教学案、谈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等,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俗话说,有需求才有市场。学术造假问题说到底还是死板、僵硬的职称评审制度催生了学术造假、代写论文、代发论文等灰色行业。既然职称评定已经跑偏,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亡羊补牢。首先,修改职称评定标准。只有加强顶层建设,才能自上而下进行制度兜底。职称评定标准是职称评定的风向标,只有标准更加人性化了、更加符合实际了,才能确保职称评定更加合理。唯有此,才能考核出教师的真才实学和工作积极性。

其次,职称评定也要走好群众路线,也要坚持问计于民,相关职能部门、评审机构要多到基层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唯有充分听取一线教师的看法和意见,才能让职称评定工作更加科学,更有可操作性,进而赢得基层教师的拍手叫好。

一言以蔽之,唯有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职称考核体系,才能从源头上杜绝论文抄袭、代发、代写现象。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