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看个感冒,大医院里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里却冷冷清清。合肥市昨召开医改工作会,提出不少改革措施,为老百姓“看病难”把脉。社区首诊制,更大范围推广签约式“家庭医生”……
推行“社区首诊制”,鼓励“小病在社区”
根据最新医改方案,合肥市将探索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变,引导居民首诊在社区,制定居民签约服务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
这意味着签约居民如果首诊在社区,医保门诊报销比例将提高;通过家庭医生转诊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和下转社区卫生继续治疗康复的患者,则会降低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或提高报销比例,以此实现医院住院与社区卫生康复无缝对接,切实实行医保政策引导首诊和分级医疗制度的建立。
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将探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政策,确保到2015年药品销售零差率达到100%覆盖。
每万人配备全科医生3到4名
在合肥,有资格成为“家庭医生”的必须是一位全科医生,这个数字只有1006人,而签约家庭人数逾18万。人手不足,成为合肥市“家庭医生”面临的最大窘境。
根据最新公布的医改方案,“家庭医生”的签约人群将扩展到社区全人群,签约人群以长期在社区就诊以及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居民为主,优先签约特困低保、慢性疾病、残疾、老年人群家庭,其次向儿童、妇女家庭延伸。
首批试点签约的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备将按照常住人口每万人配备全科医生3到4名的标准,社区护士与全科医生比例1:1,以后逐步推广到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新闻延伸:“家庭医生”有哪些免费服务?
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一次重点人群健康体检;个人健康状况评估及制定个性的健康计划;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为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规范的健康管理,每年不少于4次面对面的健康管理服务;对孕产妇实施系统的健康管理;对0到6岁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保健服务;65岁以上老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和规范的健康管理;接受家庭成员电话咨询,开展健康、营养、保健咨询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