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钻研,炼就“金牌”工人
2014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勤奋钻研,炼就“金牌”工人
——记国家电网宿州供电公司高级技师许启金
工作中的许启金
 

编者按:我们的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劳动,任劳任怨。他们认认真真,坚持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响亮名字,叫“劳模”。

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专栏“最美劳动者”。从今天起,市场星报记者带您走近许启金、董慧、韩明道、侯军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讲述他们的劳动故事。

“嫁人不嫁外线郎”,是上世纪80年代对线路工的评价,而国家电网宿州供电公司的工人许启金,却32年如一日坚守在宿州电网1380多公里的输电线路上。

只有高中文化的他,死心钻研技术知识,主持完成的QC课题获得全国“舜杰杯”QC成果发布一等奖,成为我省电力公司第一批首席技师。

“当工人,也能成就一番事业!”这是许启金的座右铭,更是支撑他的信念。记者 曾梅 文/图

能吃苦,野外冒雨保电是常事

“我是一名线路工,首要任务就是,保证线路不出问题,保障人民财产安全。”——许启金

1983年,高中毕业的许启金,偶然间看到了当地供电系统的招聘。自小梦想做工人的他毅然报名参加了考试。就是这样一场考试,让他的整个人生,都有了新的色彩。

许启金被分在了带电班,带电作业是一项技术要求高,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的工种,而大多的工作时间都是在野外,在输电线路杆塔上。

2008年这个班11人中抽调8名赴北京支援奥运保电,2009年这个班2名优秀员工赴北京参加国庆保电,2009年这个班顺利完成了宿州电网四次大型薄弱运行方式下的保电。

32年来,他先后组织完成和参与完成了720项带电作业任务,没有出任何差错。

钻理论,首创“防高坠自锁器”

“咱底子薄,学习技能的同时,还得钻理论知识。”——许启金

“线路工作看起来是一基杆塔四根线,但实际却复杂得多。”许启金说。

高中学历的老许深知这一点。在学习上,老许有着他的“笨”方法:为了掌握一个知识点,他将买来的白纸裁成纸片,将需要记住的知识写在纸片上,有的反复写几遍。想不起来了,就掏出纸片看看。

去年7月21日在110KV陇黄线风灾抢修工作中,他边立塔边验收,整体工作结束后,一次性送电成功!有人会说他太较真儿了,可老许不这么认为,他总说:“干线路,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如果倒杆了、断线了、瓷瓶炸了再去修、再去补,那就出大事故了。” 也正因为此,他成了公司有名的“线路医生”。

为了更好地工作和学习,从2000年开始,他就先后自费购买4台电脑、近万元的书籍,每天加班加点钻研业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钻研终于有了成效。2002年,由他主持完成的QC课题——“角钢吊点卡具的研制与应用”获得全国“舜杰杯”QC成果发布一等奖;线路带电班QC小组更是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2010年,他发现线路高空作业防坠落保护措施有重大缺陷。“传统的软体,一旦地面辅助人员没能控制绳尾,作业人员就很可能坠落,造成伤亡。而传统的自锁器根本无法保障安全。”为此,许启金专心设计图纸、加工部件,去试验室试验验证技术数据,终于研制出软梯作业防高坠自锁器,填补了国内软梯登高作业在技术上保护措施的空白。

近十年来,许启金完成创新项目12项,攻克技术难题4项。目前,他正在做“智能电网巡检”项目。

就是这样一个执着的线路工,写出了15万字的《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岗位培训考核典型题库》书稿,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育新人,带10名徒弟

“我自己做好不算啥,能带几个徒弟,带动大家一起钻研业务,这才是真本事。”——许启金

有了许启金这个先模品牌,宿州供电公司决定发挥他的辐射作用,于2011年1月成立了以许启金名字命名的“启金工作室”。

工作室里,线路工人们纷纷向许师傅请教。大家互相提问,你追我赶,总是时不时地发明出一些新的工具。

还有几年就到退休年龄了,许启金要把自己积累的实践经验手把手地传下去。2010年,老许新收了10个“80后”徒弟。“徒弟干得快,全靠师傅带;徒弟干得好,是师傅在指导。”这句顺口溜也许是老许最乐意听的。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