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盗窃团伙内部等级森严
2014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无声盗窃团伙内部等级森严
入伙有严格的“34条帮规”,放风、记账用特殊手势和暗语
记者 曾梅 文/图
当年寻亲,家人捧着失踪孩子的照片(资料图片)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被解救的聋哑学生并不愿意跟民警回家。原来,这是一个帮规森严的无声盗窃集团,入伙必背的“34条帮规”已经让他们彻底洗脑。

为了防止盗窃时被抓,该团伙的“高手”还会在给“新手”的培训中,教其参与盗窃人员和望风人员之间进行沟通所用的特殊手势和暗语。

入伙有严格的“34条帮规”

让人惊讶的是,在这个聋哑人盗窃团伙中,还有严格的“34条帮规”。

警方介绍,“34条帮规”涉及如何规避公安机关侦查、如何面对审讯。对于盗窃团伙来说,这无疑是一份“保命手册”,“新手”加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背诵这些帮规,背不好又是一顿毒打,以此防止给团伙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其中一条是公安抓人12小时后必须放人。”一位见过“34条帮规”的民警说,该团伙老大具有非常强的反侦查意识,入伙的聋哑人也都被这些“帮规”洗脑。

采访中,一位办案民警感叹道,他很难想象这些不能听说的聋哑人,竟然构建了如此庞大、等级森严、分工严谨的“帮派”。该团伙成员数十人,团伙内分工明确,有会计负责财务,有“高手”负责对“新手”进行“传帮带”,还有专门的“执法长老”,负责惩罚违反帮规,或是给帮派惹“麻烦”的团伙成员。

除此之外,每个团伙还配有负责饮食起居“后勤保障”的保姆。而这一切,都在“老大”的操控和指挥下进行,每次作案都是一个“高手”带一个“新手”,“高手”在传授盗窃技巧的同时,还要监控新手不要逃跑。每个小组还会制订每月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考核任务,完不成就很可能会遭遇暴打。

该团伙经常辗转全国各省市,为了安全起见,一般每个城市不会逗留超过2个月,而盗窃对象则以公交车和宾馆为主,盗窃多为现金。

被拐聋哑学生拒绝被解救

“你甚至想象不到,这些聋哑人竟然会拒绝被解救。”蒙城县公安局局长李智说,许多被拐骗的聋哑学生还会哭闹着不愿跟民警回家,这让他和办案民警始料不及。

据悉,2012年4月,一名失踪的聋哑人高某被青海省民警遣送回我省蚌埠市,但据高某的母亲说,高某回家后,不顾家人强烈阻止,再次离家出走。

此前民警不顾劳累,把李明的父母接到蒙城县公安局与女儿见面。就在李明见到父母那一刻,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只见她突然坐到地上,哭喊着拼命挣扎,就是不愿和父母相认。只有年迈的父母哭着抱住李明,喃喃地说道:“终于找到了,孩子咱回家了!”

几乎就在这时,另一路民警传来消息,聋哑人卢某已被找到,但他表现很异常,还给民警写了一张字条:“已经过了12个小时,放我走。”

显然,卢某把“34条帮规”背得很熟,不仅被犯罪团伙控制,还被彻底洗脑了。

放风、记账用特殊手势和暗语

为了防止盗窃时被抓,该团伙的“高手”还会在给“新手”的培训中,教其参与盗窃人员和望风人员之间进行沟通所用的特殊手势和暗语。

特殊手势用于“非常时期”的沟通。比如,“住院”的手势,真实意思是指“我被抓了”;“出院”的手势,意思则为“我放出来了”。

而暗语则主要用在记账上,这也是为了防止被警方查账。比如“一天”代表“盗窃一万元”,“一张”代表“盗窃一千元”,“一个”代表“盗窃一百元”。

在蒙城县看守所,被捕的聋哑嫌疑人李冰曾在手语老师的配合下,接受办案民警询问。在团伙中李冰属于“新手”,据其交代,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他主要通过翻窗户进入宾馆盗窃,已涉案20多万元,自己拿到手只有1.4万,其余的按照团伙规定要10年后才能取出。

在团伙骨干成员中,财务和打手扮演着主要角色。财务负责统计偷来的财物、核算绩效,打手负责惩罚违反帮规、没完成绩效的同伙。

入伙初期,要背完“34条帮规”并接受洗脑、盗窃技能的培训,经常提问,回答不上来就会被暴打。入伙后,老大还会实行绩效考核,完不成任务就会挨打,超额完成则有奖励。不仅如此,该团伙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放假,期间大家集中生活、开年会,总结过去一年的盗窃经验,实施奖惩。

公安部A、B级 通缉犯落入法网

据了解,在案情上报后,公安部将一系列相关案件列为部督拐骗操纵聋哑人犯罪专案。2013年1月30日,公安部召开全国专案协调会,成立由公安部负责的专案总指挥部。

办案民警辗转湖北、广东等五省市,历时两年于近期终于摧毁这一拐骗聋哑人盗窃团伙,抓获嫌疑人50名,解救聋哑人41名,公安部A级、B级通缉犯全洪伟、李庆兴落网。

经查,这些犯罪团伙组织结构严密,分工明确,作案手段恶劣,拐骗聋哑人后采取殴打、虐待、体罚、拘禁等方式予以控制,强行传授犯罪方法,组织操纵聋哑人跨地区大范围流窜实施盗窃犯罪,涉案金额巨大。

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说,被捕的聋哑人兼具受害与加害的双重角色,他们受人胁迫从事扒窃等违法犯罪行为。

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侦查此案。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