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建筑物寿命 如何面对70年产权?
非常道
微声音
对清明文化的反思
3上一篇 2014年4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对清明文化的反思

□袁浩
 

每逢清明,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尽量回到故土,到亲人的墓碑前扫墓、祭奠。这种传统节日的文化情结,在中国人心中已深深留下烙印,化作民族的共同记忆。

但是,清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却出现了价值式微的趋势,在很多地方,清明节已被简单解读成祭祀、扫墓。在这种被曲解的清明文化背景下,单一的清明礼俗导致很多人都将祭扫视为一项“任务”,于是车辆拥堵,人流如织,雾霾加重,清明节的深厚文化内涵被车流和雾霾湮没。

民俗专家指出,扫墓是清明节很重要的节日活动,但清明节的活动不止于扫墓,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对传统的清明文化,我们需要进行继承创新,在祭奠缅怀先人的方式上,要引进形式多样的现代祭祀形式,比如,鲜花、植树、网祭、献词等等,倡导低碳、环保、时尚的生活方式;在弘扬清明文化的内涵上,既要纪念感恩,缅怀故人,更要注重传承孝道文化,用博大精深的清明文化为每一个生者提供精神支持,发挥清明文化潜移默化、规范行为的社会管理功能,以起到协调社会关系、疏导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共生的作用。

今年的清明节已过,但我们对清明文化的反思才刚刚开始。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清明之后,传承文明,拥抱春天,踏春祈福,祭祖传训,让清明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一个清新明净的“生态清明、文化清明、和谐清明” 来纾解每个人心中对清明的忧虑,使我们都能充分感受到现代清明文化的良好氛围。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