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90分钟,采访途中屡次“教育”记者,这事儿换任何人身上,第二天的新闻都难逃被喷的命运。但姜文居然收获一片盛赞,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化腐朽为神奇吗?其实呢,身经百战的导演们都有自成一派的语言艺术,它不以记者的意志而转移,也不管出席的是A类电影节还是普通发布会,简言之,“就是这个Feel”,爽不爽,就看客官您自己品味了。下面,就看看各路采访过名导们的记者,收集来的第一手资讯,围观下各位导演不同的语言艺术。星报综合
大院子弟代表:姜文
经典台词:“你这个问题问得不好……我要是你我就不问。”
经典打法:“集权”……“统治”……“没听清,下一个!”
小编点评:了解姜文的人都知道,“大院背景,喜欢毛泽东。”加上当导演这么多年,出手仅四次但次次都是精品的变态命中率,他已成中国导演界一朵不可复制的神秘奇葩,科学家欲研究而不能的鲜活实验品。采访他于是对每个记者来说都是梦魇——因为你根本Hold不住场面。日前的《一步之遥》群访就是经典案例,他的招数已不仅仅是设问和疑问,还有反问、追问和挂在脸上的“你敢问”表情。各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招数,让记者丢盔弃甲不说,还能让你灰头土脸后心服口服高呼“牛逼”。
有位《让子弹飞》时期采访过姜文的圈内名记回忆起采访姜文的经历,依旧还能冒冷汗,“逻辑太强了,气场指数爆表,引经据典,手到擒来。没办法,完全进入他的语境里,没有存在感了。”哦,对了,正是因为“大院背景,喜欢毛泽东。”姜文聊天总会不经意扯上“集权”、“统治”这些跟政治沾边儿的名词和话题,这倒是很符合他的大院子弟作派。
京城文痞范儿:冯小刚
经典台词:“我不怕得罪你们丫的,也永远跟你们丫的势不两立。”
经典打法:“你们丫……大爷……显摆……孙子……”
小编点评:背景差些的冯小刚导演,最为人熟知的战役就是前阵子连发7条微博炮轰影评人了。而且他之前没少飙脏话放嘴炮,因此圈内人称“冯大炮”。其实吧,从本质上来说,姜文和冯导都是“跟你们记者没啥好说”的类型,但冯导输在语言太过于接地气,所以总会让一些人“觉得受到了侮辱”。
对比来看,冯导发言一般少有姜文的灵活性,没比喻、借喻、隐喻,就更别说排比和通感这些修辞了。偶尔充满真性情的脏话,也因为过于直接,被认为没啥文化。三句不离“投资成本”的话题,也容易让人误读为拜金主义。仅从语言风格上来看,冯小刚的发言极易于辨认,简单来讲,就是“听冯导讲话,学北京脏话。”
孤寂知识分子:陈凯歌
经典台词:“《无极》你们现在看不懂,以后你们会明白的。”
经典打法:“《史记》说过……子曰……你看过《诗经》吗……”
小编点评:陈凯歌就像他在《孩子王》中塑造的知青老师一样,是个爱读书的知识分子,儒雅温和,碰到再虚无的问题,都能够用深厚的历史知识和读书量,给记者们免费上堂语文课。所以就算是刚入行的90后小记者,跟陈凯歌聊《刺秦》也可以是零压力上阵,虽然70%时间感觉像回到高中历史课堂,却从来不担心自己那迷惑的表情激怒了老师。除了由《无极》引发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凯歌老师冲动了那么一次,但他凭借着水滴石穿的修养,很快就“三省吾身”,让像等待猎物一样等待导演失态的记者们失望而归。
其实,知识分子有什么错呢,只是在这个人人热衷吐槽、分分钟有无下限新词被制造出来的时代,喜欢旁征博引的陈凯歌,实在是太寂寞了。作为难得的知识分子出身的导演,他应该得到保护。
心灵鸡汤导师:李安
经典台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经典打法:“啊,这个嘛……嘿嘿……”
小编点评:李安的语言风格,基本跟他的电影作品一致。细腻到每句话单拎出来,都像一句诗……或者,《知音》的文章标题。所以嘛,人家才会在拿完纯金打造的奥斯卡奖杯后,立马就去吃1.9美元一个的汉堡包。
儒雅,是所有采访过李安的记者对他的直接印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冲奥期间,他接受内地记者的电话群访时,一句“我也不知道宣传有什么用,那公司安排了不去也不太好。”就充分暴露了他的萌态。当然,能“出口成汤”的人,想必都是经过大起大落的人,安叔当年失业六年在家靠老婆养的经历,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了。
神秘诡魅国师:张艺谋
经典台词:“……”
经典打法:(身边张伟平接过话筒)“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小编点评:国师的称呼真的不是盖的,反正诸多的门户网站、报刊杂志都很少能够约到张艺谋的专访。带有文化性质的电视专访,或者中央级媒体,才能偶尔见到关于国师的一手消息。
即便是在鲜见的露面里,彼时还未与张伟平分手的张艺谋,也鲜少言语。“他爱吃面,舍不得买东西,没什么欲望……”等等关于他的消息,几乎都是从张伟平口中得到的二手新闻。与老搭档分道扬镳后的《归来》即将于今年上映,国师的神秘感会否在新团队的操作下消散一些呢?这个问题,张伟平终于第一次回答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