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又有几家欢乐几家愁?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消费品之一,家电产品历来要在高度数放大镜下接受检验。买到有问题的特价产品,售后推诿故意延长维修时间,产品以次充好、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你也遇到过这些吗?
A 返修7次仅4次记录在案 售后拒绝换新
案例来源:央视网
案例:王先生在成都某电器商场购买了一台挂式空调和一台柜式空调,使用了不到两个月,王先生发现柜式空调的外机风扇无法转动,开始不制冷,报修后,售后工作人员进行了上门维修,故障已基本解决。谁料,两个月后又出现了不制热的故障,报修后,售后工作人员上门进行了维修。可是,空调正常使用了一个月左右。另外一台空调使用了不到200小时,至今已返修了7次,故障依旧,王先生希望能换新,因为王先生每次维修时都没有索要维修记录,售后工作人员也称王先生的情况不具备免费换新的条件,因为不存在同一故障一年内维修过3次的记录。王先生也因此无法享受免费退、换货的服务。记者随后致电售后服务中心,客服人员查询维修记录后告诉记者,王先生这台挂式空调只有四次维修记录。对于王先生提出的后来进行过三次报修,均未记录在案。
业内分析:商品在保修期内坏损,商家应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而不是修修就完事了,当修都解决不了问题时,就应该选择其他方式解决,法律赋予消费者权益,也同样赋予商家义务。
编者手记:商家在第一时间帮助消费者解决产品问题是值得赞赏的,但不能无止境的修理,是自己的产品存在问题,即便消费者不投诉,也应该主动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盯着所谓的“规章制度”,盯着所谓的“记录。”
B 手机预装软件被删后拒保 谁动了我的保修
案例来源 中国广播网
案例:市民乔先生去年4月在一个连锁手机卖场购买了一部某品牌手机,自行安装了一个360手机安全卫士,并将一些“没用的软件”卸载掉,但手机随后出现了各种问题。当他拿着仍在维修期的手机去维修时却因为删除自带软件被拒保。乔先生很不解,但公司客服却给出了这样的答复:“删除了系统自带的软件的话,有可能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状态,而ROOT是属于破解系统的最高权限,有可能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就会造成一些软件或硬件的损害,这个就属于无法保修这样一个状态了。”
业内分析:软件对手机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消费者对预装软件却有一种恐惧感。手机价值需要软件来支持,消费者也应有对软件选择的自主权。
编者手记:随着消费者权益维护意识的逐渐增加,对产品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产品本身,产品的人性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尊重,都左右着消费者的选择。
C 买洗衣机必须买水龙头? 消费者遭遇“被消费”
案例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案例:市民张女士在某电器商城买了三千多块的某品牌洗衣机,到家安装的时候,安装师傅告诉他需要另外买一个该洗衣机75元的专用水龙头,这样洗衣机才能使用,该消费者觉得价钱太贵并未购买,然而事后消费者转遍全城也未找到自己洗衣机能用的水龙头,于是新买的洗衣机未能使用。
同样的情况,记者了解到很多的消费者在购买洗衣机时,都是安装的师傅上门给安装的时候才告诉消费者,一些消费者怕麻烦当下就掏钱买了,然而这种水龙头有两种价格,一种65元(现已涨价为75元),一种95元(现已涨价为110元),而且在市面上并不是很容易找到,很多消费者怕麻烦只能“被消费”。
业内分析:专门的配件其实是商家的一种产权保护,但在售前是应该清楚解释给消费者的,这样才是尊重消费者意愿的行为,而不是“先斩后奏”,这让消费者会产生一个“被骗”的心理,其实并不利于品牌形象的维护。
编者手记: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前提应该是消费者拥有多种选择,对于不赠送且难寻的零件,恐怕发挥的作用已经超出零件本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