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和大卖场是市场空间最大的业态,主要因为超市大卖场销售的快速消费品市场容量巨大,而超市大卖场在过去的十年最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从而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迅猛发展服务消费者的同时,也屡屡爆出一些问题。
A 跌价高声喊 涨价静悄悄
案例来源:武汉晚报
案例:降价促销时,变着法子吆喝;涨价时,似“羞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记者近日走访江城多家超市发现,超市在涨价降价问题上也有“潜规则”。
日前,武昌市一家超市贴出特价促销招牌:大白菜0.58元,青椒1.58元,菠菜2.5元,工作人员在旁边不时吆喝。附近居民李阿姨证实,这样的促销价格确实很低,“附近有一家小菜场,青椒卖2.5元,价格比超市差不多贵一半,而且还是厚皮的,没有超市卖的薄皮好。”她说。
昨日,记者在徐东某超市乳制品区域注意到,凡有顾客经过,乳制品促销员都会极力推销,促销噱头包括“买一送一”、“买二赠一”等。记者发现,多家超市在上午11时和下午5时前后的销售高峰期,都会有促销员扯着喉咙高声吆喝。
与降价促销时变着法子吆喝不同,超市在涨价时往往“不动声色”。武昌市某写字楼白领阿黄近日去超市选购了一款东北大米,售价为2.9元/500克。阿黄觉得价格偏高,询问米价是否上涨,超市工作人员支支吾吾,只说现在卖的品种与以前不同,多次追问之后,对方才承认米价上涨。
业内分析: 武汉一家超市负责人说,超市经营的品种成百上千,不可能个个品种都赚钱。一般来说,商品毛利多在5%~40%之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在营销过程中,确实会对一些大路货商品进行‘平推’——以基本不赚钱的价格销售,尽量让顾客形成这里价格便宜的印象。”
编者手记:消费者普遍有比价的习惯,针对此种情况,超市会有意无意地更换品种和规格,让消费者无从比价。这样即使涨价较多,消费者也难以发现,那些平时逛街不多的年轻人更是难以察觉。
B 新鲜的往往被“雪藏”
案例来源:武汉晨报
案例:武昌某写字楼白领阿花告诉记者,超市常常把快过期的酸奶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新鲜的酸奶往往深藏在货柜里面。另一名有生活经验的彭女士也有类似说法,她说:“我一向先翻找货柜最里面的酸奶,那里才有新鲜的酸奶。”而记者在某超市乳制品区域注意到,有促销人员用胶带把三盒盒装酸奶捆绑在一起,然后放在一个透明包装袋里,上面贴有“买二赠一”的标签。
促销人员一边忙碌,一边向过往顾客卖力吆喝,用“买二赠一”噱头吸引客户。记者随机拿起一组捆绑好的酸奶,发现盒装酸奶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刚好被胶带绑在了里面,很难看到日期。记者随后拿起多个已绑好的盒装酸奶,发现情况类似。记者掰开其中一组酸奶的胶带发现,其保质期为21天,过期时间为11月18日,属于临近最后保质期的“临期商品”。记者在武昌司门口一家超市走访发现,虽然是同规格、同售价的某品牌瓶装原味牛奶,但部分酸奶的瓶子上捆绑着两小盒红枣味酸奶,而另外的却没有任何赠品。若细心一比较就会发现,有赠品和无赠品的牛奶,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不同的。无赠品的牛奶保质期普遍较长;捆绑有赠品的多半是“临期商品”。
业内分析:有关人士提醒,部分品牌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超市售卖“临期商品”虽然不违规,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往往面临买多了会吃不完、会过期浪费等问题。所以建议消费者面对商品促销,还是理性、适量购买。
编者手记: “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懂,但是真正轮到自己的时候,总会抱有侥幸心理。购物时同样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就需要消费者多留个心眼,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