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时间:2013年12月
报道综述:
2013年12月5日,合肥开始“淹没”在雾霾中。在污染的不断加剧中,合肥10个监测点全部达到严重污染,也创下了合肥PM2.5有史以来最高的纪录。
12月6日,市民讨论最多的就是“空气污染”。经过一天的严重污染,合肥继续承受着“呼吸的痛”,10个监测点全部为严重污染。
12月7日,针对合肥持续的空气严重污染,合肥市有关部门始终不表态。下午4:30,合肥市环保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透露,对于应急预案,合肥市政府将于下一周讨论。
12月8日,三里街子站PM2.5浓度值刷新了自己12月5日的纪录(573),达到了586!
12月12日,合肥仍然处于“污染”状态,可本应“亡羊补牢”赶紧出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还要等一等。
12月24日,《合肥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公开征求意见,应急预案按重污染天气的发展趋势、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将预警等级划分为4级预警,分别用蓝、黄、橙、红颜色标示。本报同时开通0551-62610788热线,接听市民的意见与建议。截至2013年12月31日17时,本报电话共征集建议意见60余条,并全部反馈给环保部门。
报道影响:
2013年5月,国家环保部下发雾霾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要求各地尽快出台相关方案,合肥也“宣称”正着手准备。但起草了大半年,都没有任何声音,在遭遇连续雾霾天时,也没采取任何措施,这让市民意见很大。星报也一直在拷问政府有关部门,并配发评论:“非要等到再次‘亡羊’后才‘补牢’吗?”,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随后启动预案的制订,并在12月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合肥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公开征求意见稿。
2014年1月13日,合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正式发布。部分市民建议被采纳:雾霾红色预警,公务车停驶比例由20%提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