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我与著名画家柳新生讨论当代中国人物画。柳先生对王涛极为推崇,王涛作品中的一点一线,都寄予了无限情感,这非常符合中国画的人文精神。
曾经在不同场合听过王涛对中国画的看法。他196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后来又以作品《最后一碗炒面》考取了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班。他是从学院派走出来的画家,对当代许多学院派作品中的匠气却非常痛恨。在他看来,一个好的画家,要深入生活,深入自然,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讴歌赤子情怀。
王涛是当代画坛独具个性的人物画家,这与他的经历,与他对民生关注、对乡土眷恋是分不开的,他曾在阜阳农村中学任教,感受大地的贫瘠与辽阔;也在铜陵县文化馆从事创作,对人生有过透彻理解和苦苦追寻。可以说,长期的生活磨练、长期的人生思索,让王涛有了别样的情怀、别样的人生感悟。
从王涛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学养,看到了阔大胸襟。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古代圣贤豪杰、名人雅士。笔走龙蛇的怀素、把酒问青天的苏轼、踏歌寻月的李白、酣睡梦蝶的庄周、踏遍黄山的石涛……他清楚他们的人生际遇,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透过冰冷无声的记载,他思接千古,对话前贤,在积郁浓浓情感后,以狂放恣肆的笔去表达,去写意。我们从中不仅看到了鲜活形象,更看到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千百年来的悲欢离合、千百年来的诗情画意都在他丹青挥舞之下,以别样的姿态呈现,婉约中有豪放,豪放中见细微,恣意酣畅,痛快淋漓。
从王涛的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了探索精神和时代气息。王涛不大赞成“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或者说,在他看来很多人没有很好理解这句话。传统功底不扎实,古人的东西没有完全吸收,就去追新求异,这无疑是舍本逐末。但不等于说,王涛的作品完全是古人笔法,故人情怀。恰恰相反,他的作品题裁多是古人,气息是现代的。人是有骨有肉有灵魂的活生生的肌体, 而人物的内心状态是最难刻画的。王涛善于在深厚的传统中汲取有用滋养,注重运笔的变化和意趣的表达,浩瀚恢宏。同时,他从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处,寻找与其性格禀赋相吻合的艺术语言,以现代人的精神去创造中国写意人物画,将传统的“形神兼备”的人物画理念和宋元以后中国画重笔墨情趣的追求注入了新的诠释,其写意精神具有鲜明的“王氏特质”。
王涛,他的出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语言和表现形式。
王涛艺术简历
王涛,1943年生,安徽合肥人。原名王守信,号独天斋主,字问溪亭茶客。196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班。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1985年后出任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