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前第6卷《百家争鸣》的首发,“明星学者”易中天的新作《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第一部“中华根”宣告圆满收官。昨日,他首次带着第一部“中华根”在安徽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与读者见面。一直隐居在江南小镇,每天花15个小时潜心著作的易中天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是一个人的战斗,绝不找顾问代笔,自己放松的方式则是会抽空看看侦探小说。
关于新作:这是不通的通史
在《易中天中华史》上市之初,外界曾对这一巨大的工程提出了质疑。面对优美诗意的语言和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易中天十分坦然的说:“我的每一个描述都是有依据的,可靠的。”
“我的(书)就像是打新疆的坎儿井,下面水渠是通的,地面一个井,隔一段地方打一口井,隔一段时间再打一口井,我是打井的,很多地方会跳过去,我是不通的通史。而井口的选择标准就是历史的转折关头和读者熟悉或关心的部分,但无论哪种,都要能够体现价值观。”
关于个人色彩:我哪一派都不是
曾有人评价说《易中天中华史》改变了中国集体写史的现状,回归了个人写史的传统。在易中天看来,“集体创作是不能接受的。”易中天直言自己在创作的同时也有一个顾问团,但“绝不代笔。”
关于写作过程中是否会因为个人色彩太浓,对一些史实会有选择性描述时,易中天幽默回应自己的立场会尽可能客观:“目前前6卷还没有我讨厌的人,我讨厌的人会在很晚才出来。对于复杂的中国历史,我会说清楚‘是什么’、‘为什么’,但不一定会回答‘怎么办’。”
“在我讲百家争鸣的时候,很多观众问我是哪一派的,其实我想澄清,我哪一派都不是。”易中天解释说,“生活不是非黑即白的,比如对某个奸臣来说,我会有历史同情,站在他的立场来想,这样才能真正找出教育意义的所在。”
作为日前上榜作家富豪榜的作家,易中天的一句“作家就该富起来”引来不少热议。他率性表示,“这没什么不好,这就像搂草打兔子,捎带干的,不要白不要啊,但是不能为了钱,丧失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