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历时7年,先后五次发掘,12月21日上午,蚌埠禹会村遗址发掘成果首次系统对外发布。该遗址经过考察论证,被定性为“一处大型的礼仪性建筑基址”,是淮河流域目前发现最大的较单纯的龙山文化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透露,遗址中经过人工堆筑铺垫的大型祭祀台基、专属的祭祀通道、不同类型的祭祀坑、简易式工棚建筑和特征明显的祭祀器具等,对考证具有地域之争的涂山地望、解读“大禹治水”传说、揭开“禹会诸侯”之谜提供了可靠资料,证实了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起源地之一。
据了解,禹会村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中游地区确立的唯一研究课题,经过2006年的试掘、2007年至2011年的5次规模性发掘,揭露面积8000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相同时期且具有不同地区考古学文化特点的陶器,地域范围涵盖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凸显了各地文化交汇于此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