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召开之时,全国人民就对中国新一轮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寄予厚望。而对于亿万股民来说,最希望的莫过于资本市场能够借助这次改革春风,革除以前的制度陋习,完善法制体系,为占市场绝对多数的普通投资者带来福音。令人欣慰的是,在广大股民望穿双眼之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正式稿终于出来了,与之一起发布的还有市场热盼的优先股制度。但很遗憾,除了新股改革逐步向注册制过渡外,广大普通投资者并未从这次新股改革中获得多大的直接好处。而随着深交所进一步解读深市新股申购只能用深市市值时,不知道普通投资者是否逐步清醒过来:这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其实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
疑问一:优先股三年后转为普通股 股改之后为何又人为制造更多新大小非?
优先股是国外非常成熟的融资手段。市场当初之所以欢迎实行优先股制度,主要是看中优先股只分配固定股息而不能在二级市场流通这一优点。也就是说,如果实行优先股制度,要融资的公司可以定向融资,但发行的股本只能在场外交易,不能进入二级市场流通。这样既解决了上市公司融资要求,又避免了优先股东对上市公司表决和选举权的干预,同时还避免了对二级市场的冲击。虽然国外优先股也可分为可转换优先股和不可转换优先股。但根据中国股市的具体国情,投资者普遍认为中国实行优先股制度,是不可在二级市场流通的。但现实情况是,本次所发行的优先股,三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这与当初市场期盼引入优先股的初衷大相径庭。因为三年后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意味着今天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仅仅锁定三年而已,三年之后市场上将重新诞生新的天量大小非。由于符合发行优先股条件的多数是银行等大型蓝筹股,因此三年之后解禁的优先股数量将非常庞大。不同于第一次股权分置改革中占绝对多数股份是国有法人股,这次发行的优先股均为财务投资者,因此三年后在二级市场套现抛售的可能性非常大。原本市场期待引入国外优先股既解决融资又不冲击二级市场的天真想法,如今看来是非常幼稚了。国外成熟的优先股制度在中国股市却发生变异,成为本次新股体制改革一大忽悠。
疑问二:市值配售变成市值申购 新股申购将成为机构和大户们的游戏?
这次新股发行,改革之一就是改资金申购为市值申购。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进步,最起码通过一级市场纯资金优势专门打新是不可能了,因为还需要手中具有相应的二级市场流通股票。但是请看清楚,这次新股申购采取的是“市值申购”而非“市值配售”,这二者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从前实行的“市值配售”,那就是只要你账户里有股票,新股发行就按照二级市场上每个账户里股票市值多少平均分配新股申购号码,只要幸运中签了,届时再交纳中签号所需的资金。这是最平等的新股发行方式,对普通投资者最有利。但是,如今改革后的新股申购,必须账户里要先有1万元以上的股票市值,才有资格去申购新股。并且申购新股的数量跟账户里股票市值数量直接挂钩。更重要的是,申购新股资金必须先交钱,而不是等到中签后才交钱。这也就意味着,普通投资者不但账户里要有相当市值的股票,还需要具备相当数量的资金,才能进行新股申购。因此事实上,如果不是中大户的投资者,参与新股申购中签基本上中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由于新股网下配售基金和社保又占据绝对多数,因此有限的网上新股中签资源将基本被中大户垄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明确提醒投资者:申购深市新股只能用深市市值。这样就算投资者账户里有沪市股票,也不能申购深市新股。这样对普通投资者申购新股要求更高了。可以说,目前的新股申购,基本上成为基金社保和中大户之间的游戏,普通投资者受益的可能性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