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10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全国42万家零售药店,将面临怎样的选择?罕见的中医“医改”发布后,引起医药零售行业高度关注。
多面“坐堂医生”
近日,记者以病人家属身份,探访了数家零售药店,发现一部分坐堂中医比较正规,对于患者的疑难杂症,认真诊断。但仍有一小部分药店或为直接推销成药,或是推荐指定医院就医。
这些零售药店的坐堂医生,为何积极地卖药?
合肥一位药店负责人汪强(化名)告诉记者,市面上相同功效的药品太多,一般消费者买药时,他们也不知道究竟买什么药,而且不同药品名称,价格高低不一。
“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靠营业员来推荐。”汪强告诉记者,“合肥的这么多药店,有的是转租转包的柜台,有的是医药公司的销售代表直接和生意比较好的药店谈判冒充药店销售人员,然后分成。而一些药店营业员则拿取医药代表的回扣,营业员还会凭业绩领工资。”
除此之外,合肥药店的坐堂医生一部分是社会闲杂人员,还有一些曾是工厂的厂医,这些人最多只能看个发烧感冒,对于大病就很难诊断。更有甚者,坐堂医生推荐抗癌药品,这些动则上千的药品提成在5%。
“国家的政策是好的。但怎样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汪强说。
行业短板如何管制?
合肥某医院李医生长期和医药代表打交道,“药店主要销售四类产品,分别是医疗器械、保健品、成药和中药饮片,利润最高的是保健品和医疗器械,其次是饮片与非处方药,处方药的利润最低。但是,成药中抗癌药品的利润比较高,这也是很多零售药店通过所谓的坐堂医生积极售卖的。”
安徽医药界资深人士姜刚(化名)认为,国家鼓励老中医多点执业,发挥作用。药店是药监部门主管,卫生主管部门管理医疗机构,所以药店不属于卫生部门主管。但现在多数药店都能随便买到处方药,很多药店卖处方药为应付监管,定期根据销售记录编造处方,监管机构无法查处。因此,管理体制的问题导致了行业的乱象频生和具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