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东、福建、四川、天津、大连、重庆、青岛、宁夏……从沿海到内陆,如果把传闻中的自贸区试点地域在地图上加以标注,几乎可以覆盖大部分中国地图。
A股市场传闻中的自贸区概念股不下200余只,在投机资金的狂热追逐下,经过下半年的持续恶炒,相关股票整体平均最高升幅超过100%。耐人寻味的是,自贸区受益概念股鸡犬升天的同时,以原始股东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却在逢高大肆出逃。
数据显示,今年8月至今,共有11家自贸区概念股发布减持公告,这11家公司分别是:陆家嘴、外高桥、赛象科技、长江投资、东方创业、华贸物流、华测检测、江西长运、锦江投资、浦东建设和厦门港务。
其中龙头品种外高桥大股东一次性减持套现超过11亿元。锦江投资、陆家嘴、长江投资、浦东建设自贸区四小天鹅更是联袂出现在减持榜前列,包括主要股东、高管在内,3个月中减持行为多达50次,累计减持股票接近1亿股。
一般而言,产业资本对上市公司自身价值最为熟知,他们果断套现,逃离二级市场的背后,值得二级市场投资者警惕。
方正证券认为,“从根本上判断,产业资本选择减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原始股股东并不认可股票二级市场的股价,认为估值偏高。”
实际上,四季度历来是产业资本套现的高峰,今年实体经济资金紧缺程度略好于往年同期,产业资本减持的原因复杂,前期的过度炒作,成为减持的最大诱因。
在二级市场无限憧憬自贸区美妙“钱景”的同时,大股东、高管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原始股东却在不遗余力的减持套现自己的股票,相关股票价格在直线滑落。
目前来看,炒作自贸区概念股仍属事件驱动型的投机炒作,虽然不排除其中存在部分实质性受益股票,但是相关上市公司想通过自贸区获得真金白银的收益,可能是N年以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