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明太祖朱元璋首创
2013年1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明太祖朱元璋首创

本版文字 张亚琴
明太祖朱元璋为设立武职事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元月二十八日所颁发的旨意。
 

知识篇

从朱元璋开始的圣旨开头语

“圣旨,又叫上谕、谕旨、诏书,是皇帝给手下具有一定品级的大臣所下的命令,或者对于重大国事做出的决策。明清两代都有完整的记载典册,就是《清实录》和《明实录》,长达数千万字。比如,仅关于刘铭传的谕旨,就有20万字,李鸿章则多到120万字,单是淮军大臣、将领,每个人都有很多。”在谈到历朝历代圣旨里涉及的安徽人和事时,安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翁飞这样说道。

在中国古代,帝令并不都称为“圣旨”。据《中国圣旨大观》一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帝王之令分别称作“命”、“令”、“政”,直到宋代才开始通称帝令为“圣旨”。

圣旨的开头语也不全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历朝历代各有其别:唐朝时,圣旨开头语多是“门下”两字,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头语便是:“门下,天下之本……”也有用“朕绍膺骏命”、“朕膺昊天之春命”等词作开头语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所以元朝时期的圣旨开头语一律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

最早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作为圣旨开头语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出现于圣旨中,始于明朝。

据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书记载,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南京更名为“应天府”,将宫中最大的金銮殿取名为“奉天殿”。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他自称“奉天法祖”,还在手持玉圭上刻了“奉天法祖”四个字。

后来,为了寻找“奉天承运”的“理论根据”和有力佐证,朱元璋还亲自撰写了《御制记梦》一文,文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人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等情节。自此,朱元璋开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他再颁发圣旨时,便以这八个字作为“开场白”了。此后,历代沿传,便形成了圣旨开头语的固定形式。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并不是时下影视作品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读法,其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帝篇

草莽英雄的“口语体”圣旨

说与大将军知道……这是我家中坐着说的,未知军中便也不便,恁(引者按:恁同您)只拣军中便当处便行。——给大将军徐达的手令

说与保儿、老儿……我虽这般说,计量中不如在军中多知备细,随机应变的勾当,你也厮活络些儿也,那里直到我都料定。——给李文忠的手令

以上都是安徽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的圣旨。

朱元璋出生在贫苦的农家,只在幼年时上过短暂的私塾,识得几个字。然而从他打天下、治天下的经历来看,又不像一个文盲,一生勤奋好学,广泛涉猎经史、兵法,颇能舞文弄墨。

在戎马倥偬之中,朱元璋亲笔书写了不少公文、手令,风格独特,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口语体。

在不经意间,朱元璋开创了一种口语体的“圣旨”。洪武三年,他为了建立“户帖”制度,亲笔写了一道圣旨,一看便知,这道圣旨出于朱元璋的手笔:

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勘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们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做军。钦此。

这实在是极为少见的圣旨,仿佛在听朱元璋讲话,全是粗鄙率直的口语,比如:把你们说成“你每”,户部说成“户部家”,充军说成“拿来做军”,依律判罪说成“依律要了罪过”。 这段记载完全是口语和俚语,天然淳朴,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与皇帝老儿的威严相映成趣。

如今的人们看起来有点费力,在当时却是民间日常语言,只要看一看元代杂剧里面的对白,就一清二楚了。这样的圣旨只有朱元璋才写得出来,如果由秘书代笔的话,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朱元璋身体力行倡导的口语圣旨,对他的子孙后代影响巨大,此后皇帝亲笔写的圣旨(秘书代笔的除外),夹杂口语,半文半白,已经司空见惯。

遗存篇

诛杀的方氏后裔获诰封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士以才能列官朝廷,国家恩典施及其亲者,所以劝忠也。

尔何辅,乃河南彰德府临漳县知县何瑚之父,惇德履善,笃于义方,训子有成,居官称职。揆其所自,恩典宜颁。

兹特赠为文林郎、河南彰德府临漳县知县。服此隆恩, 于幽 。

敕曰:子之爱亲,欲其贵也,无间于存殁,故居之体臣所愿而推恩焉。

尔陈氏,乃河南彰德府临漳县知县何瑚之母,善著闺门,训成令子,溯惟所自,恤典宜加。

兹特赠为孺人,命服之华,永光泉壤。

这是大明嘉靖三十三年诰封临漳县知县何瑚父母之圣旨。

前些年,在庐江发现一道明朝圣旨,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道明朝皇帝诰封方孝孺后裔的圣旨, 这也是目前遗存圣旨的“代表之作”。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被诛了十族,他就是方孝孺。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因为“空印案”被朱元璋冤杀,但方孝孺并未因此而记恨皇帝,尽管他对此有看法。

朱元璋觉得方孝孺是个人才,但缺少历练,因此让他去职回乡,只待新皇帝即位可召回重用之。

果然建文帝即位后召回了方孝孺,任为侍讲学士。他对皇上忠心耿耿,但终究挽回不了建文帝的江山。

朱棣夺得皇位后让方孝孺起草新皇帝即位诏书,想以方的威望以及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来为自己的篡位美化一番。

但方孝孺非但不从且和朱棣大加辩论,朱棣恼羞成怒说要诛方的九族,方孝孺或许是逞一时的口快,他说,诛我十族又如何?朱棣果真诛杀了方孝孺的十族,遇难者达873人。

可方孝孺还留有后裔。《方何宗谱》卷首记载:方孝孺位列翰林侍讲。父亲遭杀后,幼子圣公由浙江台州迁往安徽歙县,生四子,长子通公后迁至安徽庐江,改姓何。

而何瑚是方氏七世孙,是大明河南彰德府临漳县知县,擢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兼广西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诰授中宪大夫。

假冒篇

大凡圣旨一到,无论皇亲国戚、王公大臣,还是普通官吏、草民百姓,无不伴随着一声威严的“圣旨到”而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因为一道圣旨顷刻即可决定或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假的圣旨也有不少。

桓温迁都出尔反尔

诸所处分,委之高算。

桓温是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杰出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

第二次北伐之前,桓温曾多次上疏,请求还都洛阳,朝廷没有答应。

朝廷不愿迁都,这是上下一致的共识,但如何答复桓温的请示,却成了一道难题。

当时朝廷十分忧虑害怕,准备派某位重臣去劝阻桓温。还是扬州刺史王述比较厉害,能够洞察桓温的真正用意。他说:“桓温只不过是虚张声势以威胁朝廷罢了,并非真想迁都。只要依从他,他自己就不会去了。”

大家认为王述言之有理,朝廷于是诏答桓温说:“诸所处分,委之高算。”也就是把迁都的有关事宜都交给你桓温全权筹划办理。皮球踢回去后,桓温一点反应都没有,迁都之事果然由此作罢。

在迁都一事上,桓温为什么会出尔反尔,言不由衷,说一套做一套呢?原来桓温所谓的迁都,确实是一种虚张声势和故作姿态,其目的只是为了贪图复兴晋室、还都洛阳之功,以提高自己的声望,然后达到篡晋自立的目的。

伪造圣旨激民愤

同意镇压。希望坚决打击、彻底消灭、不留后患。

咸通三年(公元862年),由于南诏威胁唐朝边境,朝廷敕令从徐州、泗州募兵两千人开赴邕州防守,其中八百人驻守桂州。行军前,约定三年换防。

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徐、泗观察使崔彦曾还不招募新兵换防。几经请求,得到的答复是还要他们戍守一年。

当年七月,都虞候许佶,军校赵可立、姚周、张行实等人带头造反,杀死都将王仲甫,推举粮料判官庞勋为首领,抢劫了桂州仓库,然后向老家徐州出发。他们所经过之处的州县官府,都束手无策。朝廷知道后,派宦官张敬思前来劝慰,声称朝廷赦免他们的罪过,并答应送他们回归徐州。戍兵这才停止剽掠。

朝廷表面上赦免了他们的罪过,实际上却一直在寻找机会准备镇压。

咸通九年十月,徐、泗观察使崔彦曾派兵讨伐庞勋,在安徽宿州被打得大败。庞勋攻占宿州后,把所得财物分给众人,取得宿州百姓的支持,参加队伍者络绎不绝。庞勋一面把大伙儿召集起来,进行战斗动员;一面伪造了两份公文。

庞勋在伪造的崔彦曾上书朝廷的表文中说:“那些从桂林擅自回归的戍兵都是暴徒,应当将他们一举消灭。徐州五县的老百姓都是愚民,应当全部发配去做奴隶。”而在假造的朝廷批复中则说:“同意镇压。希望坚决打击、彻底消灭、不留后患。”然后派人到处散布,激起了百姓们的愤怒,他们积极加入庞勋军队,并很快攻下徐州,活捉了崔彦曾等人。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