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另一方面是医保基金“钱多到花不出去”,医保基金的管理正面临效率难题。近日举行的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六次年会上,有官员指出,到2012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放心保)累计结余7644亿元。(本报今日11版)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种保险制度贯穿于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始终。而这三种制度的运行情况,也决定了劳动者生活保障的优劣。如今,有的保险是入不敷出,乃至于要研讨延长退休时间,来提高缴费比例。而有的保险看上去是余粮充裕,但实际情况却是保障不足。
以医保基金结余问题为例,一方面是参保者抱怨报销比例低,另一方面却有大量医保基金处于“沉睡”状态,加强医保基金结余管理迫在眉睫。医保资金结余率如此高,反映的正是资金没有用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而失业保险,则是因为领取条件设置,须劳动者被辞退而非主动离职才可领取,而且金额也少得可怜,起不到保障的作用。因此,许多人因为怕麻烦,也就从没领取过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上存在的“多轨制”,显失公平的养老金发放问题,更是被舆论多番声讨,再次不加赘述。
常言道,“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宣传了几十年的口号,本意是在号召人们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尊重集体利益的前提,应当是个人利益得到必要的保障。
由此可见,“三险”制度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要么是“大河有水小河干”,要么是“大河无水小河干”,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缴费不少,压力不小,使得劳动者得不到实际意义上的保障。种种积弊,必须从制度改革本身做起。具体到“三险”制度之上,更应该以劳动者的生活保障为前提。而医保基金的余粮,须经过详细测算,把“余粮”尽可能地放进患者的钱袋,提高报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