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彦波再造太原
高品质成就好口碑 智跑热销有道理
奥迪“卓·悦”服务体验之旅安徽站启动
下一篇4 2013年1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耿彦波再造太原
52个工程同时开工 满城成工地
 

11月的太原已入冬,天气逐渐寒冷,城池错落叠架在一片暗灰色的苍茫之中。但严寒并没有挡住太原城再造运动的火热步伐:大大小小的塔吊、挖开的深沟、摆在路边的排水管,正将太原带入史无前例的整修之中。

据《经济观察报》

太原谋变

2013年,太原的市民不得不适应这样的境况:常走的路突然被封,上班要绕路,购物要绕路,出行的规律一再打乱。太原市民们都知道,他们的城市来了一个“拼命三郎”一样的市长——耿彦波。

这位曾因再造大同而名震全国的市长,今年4月来到山西省会太原。甫一上任,他就说要在太原“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今年要建成46公里的环状快速交通体系,将太原的交通由平面转为立体。其次,还要整村拆除21个城中村,改造60条小街巷。

诸多工程同时开工,太原很快成为一个巨大的工地。但是,建设效果也很快显现。几个月的突击式施工下来,外环高速路已经初见雏形。一些重要的连接工程,立交桥所过之处,违建、临建、加建、压线、棚户区等建筑被迅即拆除。

这种强大的执行力,正是来自耿彦波。

“说话声音不高,批评毫不留情面,常让人难以下台。”一位在耿彦波任职大同时的下属赵文(化名)向记者回忆说,这位强势市长,甚至是对同属于班子成员的常委、副市长,也毫不留情。

按照太原市的计划,今后三年,太原都要大兴土木。太原正陷入典型的资源诅咒,对煤炭、钢材、电力的强劲需求,不仅带来了黑金,也吸附了几乎全部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随着近两年煤炭市场滑坡,太原经济面临严峻形势。2012年,太原的工业增加值不到17%,其中太原富士康就贡献了90%左右。

太原经济亟需转型,但又转型艰难。近两年,在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的强势推动下,包括太原在内,山西省开展了万亿大招商,希望在制造业、物流业、高新技术等产业有所建树,改变以“煤、焦、冶、电”为主、偏重偏黑的产业结构。

土地药方

转型之首要任务是招商,而招商难处却在土地。

太原可利用的地原本就不多,20%左右是平地,大部分是山川和丘陵。为此,耿彦波开出的药方是:把环路修通后,主干道向周边区县辐射延伸,拓展外围空间,释放土地潜力。获取土地,不外两条路径:开发新的,改造旧的。

令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处处长路薇印象深刻的是,今年,耿彦波到任太原,迅速展开了对城中村改造的推进力度。围绕着城中村的土地的确权问题,太原市政府三次发文,要求简化手续,提高速度。

按照以往的工作流程,对于农村的土地,需要由区、市、省、国土资源部逐级上报国务院,将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并将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这个过程,需要反复上报审批,快的话也需要3到6个月。

完成后,再出台补偿方案,将土地征收,由宅基地或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重新确权。几上几下的政策审批,耿彦波画出了一条直线。城中村里的宅基地、医院、学校、道路,本质上都是建设用地,可以快速确权,立即开发。

2013年,整个太原的城中村改造力度,无疑是史无前例的。据《山西晚报》近期的报道,截至目前,今年太原已经累计拆迁458.19万平方米,而2003年至2012年的累计拆除面积是466万平方米,今年拆除的城中村建筑面积,已接近前十年的总和。

要腾挪的不仅是城中村。一批中心城区的工业老字号——化肥厂、平板玻璃厂等,也即将向外搬迁。这些企业大多在中国“一五”时期建成,体量巨大,代表着太原的工业史。由此增加的城市用地,将为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做铺垫。

太原争取5至10年内,将南部新城打造为能与中心城区相抗衡的“反磁力中心”,实现再造一个100万人口大城市的蓝图。

梦回龙城

从晋阳古城起算,太原有2500年建城史,曾被称为“龙城”。厚重的历史对于这座城市而言,既是财富,也是包袱,晋阳古城、太原府城和太原古县城,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保护开发困境。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耿彦波说,要大力推进以崇善寺、纯阳宫、文庙、国民师范、文瀛湖为中心的历史街区保护,延续太原的城市文脉和历史记忆;建设以双塔寺为中心的大景区;推进晋祠大景区综合整治;启动明太原城保护复兴;晋阳古城大遗址保护工程。这一系列文物的梳理工程,被耿彦波赋予其浪漫主义色彩:梦回龙城。

在大同时,耿彦波曾获得中华文化人物、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等殊荣。被文化界认同,曾带给耿彦波无比的信心,他多次在电视镜头前,系统阐述自己的造城理念:“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

钱从何而来?太原市财政局局长陈向阳表示,太原市政府的负债率、偿债率均处于合理范围,债务总体可控。今年,太原市共筹措资金184亿元。其中,财政资金54亿元,省级支持资金20亿元,融资110亿元,到年底,支出将达180亿元。

可以预见的是,庞大的财政支出,将是未来几年太原的常态。有评论认为,依循大同的路径,太原新区的拓展,产业的迁移,既为经营城市赢得机遇,其实也提前支取了太原的未来。但不管怎样,太原需要改变,也需要一个变革人物。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