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一针见血”,我把自己扎成“蜂窝”
2013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护士“一针见血”,我把自己扎成“蜂窝”

记者李皖婷(左)体验ICU病房护士 记者 程兆/图
 

看到杨家欢这么轻松地就将针头扎进了孩子的血管,我也不禁跃跃欲试。在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我信心满满地把针头对准了自己手背上的血管。一咬牙一闭眼,只觉一阵刺痛——“见血”倒是没错,只可惜是扎着肉了。

体验人:市场星报记者 李皖婷

体验岗位: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护士

体验经过:

11月5日黄昏,我刚刚踏进省立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病房,就听到宝宝的哭闹声。还没满月的圆圆因为已经接受了半个月的输液治疗,她比成人拳头稍大点的小脑袋几乎找不到血管,穿刺条件非常不利。在第一次穿刺失败之后,值班的护士急忙喊来了快要下班的护士杨家欢。

杨家欢抱过圆圆,一边将安慰奶嘴放入圆圆的小嘴中,一边搂着圆圆轻拍道:“宝贝乖,宝贝最勇敢了!”圆圆似乎听懂了她的话,渐渐停止了啼哭。杨家欢把圆圆放在小床上,轻抚着圆圆的小脑袋。找到了!杨家欢摸到了一根并不明显的血管,随后“一针见血”。

看到杨家欢这么轻松地就将针头扎进了孩子的血管,我也不禁跃跃欲试。在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我信心满满地把针头对准了自己手背上的血管。一咬牙一闭眼,只觉一阵刺痛——“见血”倒是没错,只可惜是扎着肉了,离血管还远得很。

我不服气呀,拿着针头又连扎5、6下,手背都快成蜂窝了,却一针都没扎对地方。最后是旁边的护士们看不下去了,我才罢手。

杨家欢不仅是儿童医院“一针见血”比赛的冠军,她所在的新生儿内科,每个护士光是在白班时间的穿刺量就要达到二十个左右,输液室日均患儿更多;而且新生儿的血管太细,有很多像圆圆这样接受了长时间治疗的患儿,血管状况变得很差,穿刺难度比成人大得多。

“院长总是跟我们说,如果第一针扎不到孩子的血管里,第二针就会扎到家长的心上。”我称赞杨家欢是“一针见血”能手,杨家欢笑着摆摆手。“其实不是特别了不起的事,我觉得只要多点耐心、更加仔细和努力,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每个人都是可以的。”正说着,她又投入到工作中,去给另一个患儿穿刺了。

记者感言

扎针是个技术活,想要又快又准地扎对血管不练个千八百次肯定没戏。如果我为人父母,一定也希望宝宝去医院碰上个扎针能手。虽然护士做的工作不那么惊天动地,但要碰见个好护士,家长也能先吃颗“定心丸”了。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