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民企,攻克世界难题
“宝葫芦”里的秘密: 做信息化服务外包4S店
芜湖: 引进院士工作站 打造城市科技创新力
3上一篇 2013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芜湖: 引进院士工作站 打造城市科技创新力

记者 赵汗青
 

星报讯  芜湖市在进行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加注重对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和推进,自2012年以来,芜湖市已建立11个院士工作站,引进高端人才125人,其中博士73人,硕士25人,全面提升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开展以“科技+资本+企业”一体化模式为主体的“科技创业活动”,推动创新者创业。

院士青睐芜湖思路

“现今,智能电网系统在宣城试运行已经结束,通过压缩空气技术可将发出的点储存起来,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上到电网系统。”11月6日,芜湖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部长潘成一告诉记者。

这个高科技项目在芜湖落地转化,变为实实在在的产业项目,得益于中国科学院卢强院士和他领导的科研团队。

2011年,卢强院士受邀回到家乡芜湖,他建议芜湖发展光伏等智能电网产业。

针对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里缺乏高科技人才、高技术项目,相关部门意欲邀请卢强回芜,建立院士工作站。

芜湖高新区认为,真正将院士工作站做好,就要转化已有创新成果,促使其产品化;再共建数字电力系统软件产业研究院,为芜湖高新区数字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孵化项目并引进关联企业入驻,两至三年内,逐步形成产业集聚。

这个战略让卢强耳目一新。

2012年10月16日,芜湖大学科技园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举行。

2013年3月6日,在卢强院士力邀下,中科院周远院士及其科研团队的“500k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示范项目”得以落户芜湖高新区。双方紧接着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建设“芜湖创元企业孵化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安徽省院士工作站”。

新模式共建产业集聚

院士工作站之所以频繁落户芜湖高新区,主要原因还在于思路和政策。

根据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搜寻相关产业领军人才,引进院士5人,博士67人、硕士218人、高技能人才188人。探索以院士工作站为基础的“项目产业化新模式”。先后设立卢强院士工作站、周远院士工作站等7个院士工作站。

经过多年探索,芜湖市建立起“三步走”新模式,即建立院士工作站、共建产业研究院、引进企业入驻,两至三年内,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再推进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主要方向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方面,推动以载体孵化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吸引了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高校教授、专家入驻创业发展。高新区出资30万元建设250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高校推荐毕业年度内的创业大学生入园区二次孵化,可拎包入驻办公。谋求与国内各种创新创业大赛主办方合作,开展以“科技+资本+企业”一体化模式为主体的“科技创业活动”。

据芜湖市科技局介绍,仅通过院士工作站这一平台,芜湖市就引进高端人才125人,其中博士73人,硕士25人,全面提升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与此同时,院士工作站也为芜湖当地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专业人才,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