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9时20分许,省城文忠路火车东站货场附近,一列5节罐车在作业中,发生脱轨意外,其中3节罐车颠覆倾翻,罐内装有有毒易燃品“己二腈”有泄漏迹象。
险情一触即发,经消防、公安、环保等部门合力指挥施救,调集的吊车开始对倾翻罐车展开起吊,但困难重重。记者了解到,发生事故的原因可能与特殊罐车“溜放”有关。
现场:5节罐车全脱轨,3节发生泄漏
事故地点就在货场西侧编组场上。
可以看到,这本是一列5节的罐车,全部为密封大型罐体,但朝东的3节罐车已经脱离原来的铁轨,颠覆侧翻,大量危化品出现泄漏迹象。根据罐体上的体积标示,3节泄漏的罐车内共有150多吨“己二腈”危化品。
一名工人称,事发前,这5节罐车正在准备“编组”作业,目的是为了与最近的货运列车进行“会合”,再统一编排运输。其实离最近的货运列车只有300多米远。
“罐车刚行至两轨交接处时,突然发出‘哐’的一声巨响,挂钩接二连三地脱落,罐车相继脱轨。”目击者说。
记者处在下风口,有风吹来时,可以明显闻到一股酸酸的刺鼻味。
为了查清险情和泄漏情况,多名穿有防化服的消防员陆续进入第一现场,进行察看。
附近缺少消防设备,几辆水罐车则临时在铁轨上铺设水袋,轮番对泄漏点喷洒雾状水,进行稀释,难闻的气味明显变弱。“有一定燃爆危险,并对环境和健康有危害,如果发生燃烧,将产生有毒气体。”现场指挥人员介绍当时的险情。
下午13时许,一列火车缓缓驶来,接近发生事故的罐车后,停靠在对面铁轨上,该火车车尾拖有平板,架设有160吨大型吊车。
下午15时30分许,吊车开始启动,抢救人员对罐车下面的并排车轮进行拆卸吊装。“车轮比较碍事,而且不便于起吊后稳定在轨道上。”抢救人员说。
夜里19时许,重达20多吨的罐体被起吊,放落在施救火车的平板厢上。
有工人说,虽然罐体密封性能很好,阀门都在罐体正上位置,但颠簸导致阀门遭到破坏,泄漏情况比较难处理。
据了解,根据施救进度和难度,要将余下的罐车全部起吊转移完毕,恐怕要一夜时间。
官方:脱轨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下午13时30分许,微博认证为“铁路合肥站”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9点30分,合肥东站编组场内在解体36178次货车时,发生5节货车车辆脱线,其中装有己二腈,该物质如遇明火能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铁路部门第一时间协调公安消防部门全力进行处置,无有毒气体放出,无人员伤亡,对周边环境没有造成有害影响。”
消息表示,脱轨地点位于铁路编组场内,不影响铁路正常客货运输。
资料中显示“己二腈”是制造尼龙的中间体,遇明火和高热可燃,受热分解并会释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原因:疑为“溜放”导致罐车发生脱轨
为何这5节罐车“落单”,并在离整列货运火车约300多米处,发生匪夷所思的脱轨意外?现场一名机务段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那5节罐车正在进行“驼峰溜放”作业。
因为,编组场有一定高度落差,其中西高东低,当日上午,这5节罐车准备与东侧的车列汇合集中。于是,利用牵引机车带着罐车朝西前进一段距离,“将罐车推送到驼峰峰顶,在驼峰上将车辆摘钩,车列就向驼峰下方溜放下去达到编组场。”
知情人说,为了把控好速度,通常会经过一道自动减速道岔,而且利用道岔将罐车送入指定的轨道上去。
事发地恰好位于道岔附近,问题会不会出在溜放环节上?
可能会存在这样一种原因:如果自动减速道岔失灵或没有启用,这5节罐车就会像下坡时挂空挡,一路速度不减“溜坡”,加上缺少指定轨道的导入,在变换轨道中,车轮会失控滑出轨道,发生脱轨意外。
追问:禁止“溜放”的危化品车为何还要“溜放”?
这些危化品是否会渗漏,影响地下水水质?抽样检测的水质如何?这些暂时都是未知数。
当日下午,有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对沿线的涵洞和排水道进行调查。
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铁路货运部门规定,原则上是不准采用牵引溜放法调车,因设备条件限制,确需施行牵引溜放法调车时,须有安全措施,并由铁路局批准。
“溜放”存在一定的限制,其中就包括装有禁止溜放货物的车辆,停有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车辆的线路。“经撞击或受热膨胀造成漏气,能污染空气引起大批人员中毒或燃烧的车辆禁止溜放。”在铁路运输安全问答中也提出这一观点。
从此看来,这5节装载“易燃有毒”危化品的罐车,属于禁止“溜放”的车辆,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线路车辆必须由调车机推送。
究竟这起脱轨意外是人为操作失误,还是突发意外?谁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目前,这起事故处理还在进行中的同时,已有勘察人员对事发铁轨距离展开走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