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琼瑶同时代的言情天后们,还有很多。在她们笔下,隐匿阐述的真善美爱情观,会让人瞬间脱离了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的现实世界,心无旁骛地全情投入,整个人像悬在半空中,掀开那一袭浪漫的文学纱幔,在或古典或神秘的韵味笼罩下,如梦似幻,情深缱绻,沉醉不知归路。她们的作品,却总能撩拨青春少女最柔软的心弦。 张亚琴
亦舒:香港言情小说界的奇花
“笔下的人物如同棋子,她总是可以为她们安排好位置。一起一落,似乎宿命,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从不显示出任何匆忙痕迹……那些人物,都是奉命而来,登场、演戏、退场,继而是下一轮的节目。”
这是人们公认的亦舒。
事实上,亦舒早在十四岁便在《西点》杂志上发表其第一部小说《暑假过去了》。
十五岁时,就被报刊编辑追上学校来要稿,成为同学们不敢得罪的“小姐”。
当亦舒一露头角就迅速成名时,她和哥哥倪匡就成了香港文坛上的两朵奇花。
当时,有人称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坛三大奇迹”。“金庸创作流行武侠小说,倪匡创作流行科幻小说,亦舒创作流行言情小说。”
亦舒走红的时候琼瑶也在走红,于是人家说;“香港有亦舒,台湾有琼瑶”,她却说“那个琼瑶,提了都多余”。但她承认琼瑶有琼瑶的本事,把“那一路”小说写到了尽乎顶点。
与琼瑶不同,亦舒的女主角,大半是早早放弃了古典浪漫主义深情的女人,只以自爱自立为本。
前段时间,微博上一则名人轶事被广泛流传,就是亦舒被质疑抛弃亲子的故事。
故事源于2013年4月底德国柏林举行的“注意柏林”影展。旅居德国的中国香港导演、画家蔡边村参展作品、自编自导的纪录片《母亲节》,介绍了他寻找生母的经过和心路历程。
纪录片中,那个和儿子避不见面30多年的母亲,正是亦舒。
林燕妮:特立独行的多面才女
1948年生于香港,1974年开始写作,林燕妮素有“才女”的称号。
她的身份很多。曾任电视台新闻编导、天气报告女郎、电视节目主持人、电视台宣传部主管、世界知名的盛世国际广告公司董事,总经理、黄霑影业公司副董事长等职。但她却在其后专心从事写作。
林燕妮有位朋友是《明报》的专栏作家,他要出去游玩,约林燕妮替他补缺。不料,金庸在她的文章刊出了几天之后,写信给她,约另辟专栏,继续写下去。于是,就有了林燕妮自己的栏目“懒洋洋的下午”,后结集出版。她也因此有了一个作家的身份。
1976年,黄霑与香港才貌双全的女作家林燕妮恋爱了。两人恋爱后,联手创办“黄和林”广告公司,成就了香港文化界的一段佳话。只是他多次向林燕妮求婚不成,便使出狠招:在报章上登出两人结婚的喜讯,而证婚人是德高望重的金庸,随后,林燕妮也在报章上登出个人声明,指责黄某人所公开的消息只是其一厢情愿,与她毫不相干。此后,两人彻底分手。
林燕妮的爱情小说脍炙人口,代表作有《痴》、《盟》、《缘》等。但沈西城曾在一本名为《香港女作家风采》的书里,叙述以下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倪匡跟金庸闲谈,谈到香港作家的散文。金庸说:“林燕妮是我见过的女作家中写散文写得最好的一个!”倪匡摇摇头说:“错了。”金庸一愕,问:“错了?”倪匡说:“你的话要省掉一个字。”金庸追问:“哪一个字?”倪匡说:“女字!”
岑凯伦:写作豪门的神秘“女王”
岑凯伦是香港七八十年代爱情小说作家,被称为港台言情小说女王。
她的作品语言质朴优美,故事情节一般都比较圆满,由于前后有六十余部作品问世,前后风格有较大变异,早期的比较凝重,注重故事情节的曲折,感情波澜跌宕。
此外,她的作品大多数在豪门内展开,这也是她写作的一大特色。
可是,岑凯伦的身份很神秘。她的小说只交给一家出版社印行,稿件派人送到出版社去,稿费由出版社寄支票给她。即使她偶然会来出版社探望老板,却也很少和职员们打交道。大家只知道这位来访女客,就是出版社的王牌作家。
岑凯伦从来没有在小说中印上自己的照片,她的万千读者中,没有人能够认出她的庐山真面目。
其实,岑凯伦长得美丽清秀,起码容貌不逊色于那几位喜欢把自己照片印在作品中的女作家,因为她不喜欢出这种风头。她说:“我只希望读者喜欢我的小说。我不是明星,不必以容貌示人!”
大多数作家在报刊上的连载都是“现炒现卖”,逐天写,逐天将稿件送到报馆去。岑凯伦的习惯与众不同,她一口气写上几十天的续稿,派人送到报馆去。副刊编辑从来不须担心岑凯伦续稿未到。
写完了几十天的续稿,岑凯伦把笔一丢,连人影都不见了,说不定她已经不在香港。此时她的行踪不定,可能会出现在美国、澳洲、加拿大,或者世界上的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