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读书,要走出大山,需要我这个老师!”今年55岁的潘立华,是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的老师。从1976年高中毕业担任民办教师开始,潘立华37年独自撑起一座学校,手把手地教着深山里的孩子,帮他们圆“看看大山之外”的梦想。
2013年教师节前夕,潘立华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是华东地区唯一获此殊荣者。
人物简介:潘立华,男,1958年1月生,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教师。1976年起担任歙县吴家坦教学点民办教师,1980年至1982年在歙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之后一直在革命老区歙县岩源村大屋基、吴家山、道溪和吴家坦教学点任教。先后被评为“歙县德育先进工作者”、“歙县优秀教育工作者”、“黄山市优秀教师”,并被歙县人民政府记功1次。
2013年,在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北京教育学院聘他为“荣誉研修员”。
37年的深山坚守
陡峭的山坡上坐落着两开间教室,后面连着半间宿舍,斜对面是一间小厨房,门前有大约20平方米水泥地坪,地坪上竖起一根高高的旗杆……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位于海拔近1000米的高山上,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群众居住分散。
潘立华自1976年毕业后,就只身来到岩源村最远的老屋基教学点,随着教学点撤并,最后到吴家坦教学点。“每月工资只有18元,每天要教五个年级二三十个学生的所有课程。”潘立华告诉记者,他不怕吃苦,但家庭的压力却让他差点放弃了教师职业。
“那时,家庭困难,父母体弱多病,加上弟妹要生活、读书,我作为家里的老大,应该帮助父母挑起家庭重担,所以当时准备放弃教书了。”潘立华说每当自己很纠结的时候,一看到孩子们一双双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睛,他犹豫了,决定先留在这里。
1980年,潘立华考入歙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两年毕业后,又毅然回到这山旮旯里。其间,领导提出调他到中心学校, 亲戚劝他弃教从政,他都一一婉言谢绝。
“我在吴家坦呆惯了,和乡亲们熟悉了。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我更离不开孩子们。”潘立华说连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这一留,就是三十多年!
学生眼中的“神奇老师”
9月4日上午,在吴家坦教学点,记者见到潘立华时,他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简朴的教室里干净整洁,2张拼在一起的小课桌就是潘立华的讲台,靠窗墙边的凳子上整齐地放着6个小书包。
在学生眼中,潘立华是一个“神奇”的老师。
“花坛”“大门”“黑板”……走进教学点,随处可以看见潘立华一笔一画写下的字条,这是给幼儿园孩子准备的情景教学“教具”;小小教室里有“学习园地”、“温馨提示”和黑板报,都是每周一期,这是潘立华带着孩子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平台”。 一个自制的拉线风车让学生在数学课上目不转睛,很快掌握了“旋转”和“平移”的概念;信手摘来几片竹叶,便是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让学生直观理解了“竹”字的结构,这是潘立华的独特教学法。
“他是真的喜欢山里的孩子,在艰苦环境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鲍宜滨动情地告诉记者。
孩子心中的“爸爸妈妈”
“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就用感情和他们交流,跟他们做朋友。”一直以来,潘立华都是这样去做的。
山区村落距离远,孩子们年龄小,上学都是早出晚归。加上学校坐落在山坡上,坡下是一条弯弯的小路,而路边就是滚滚溪流。每天一早,潘立华就来到路口,把孩子们一个个领上来;遇到雨雪天气,他就把孩子们背上去。中午,他要为每个孩子热好饭菜。傍晚,潘立华又把孩子们领到路口。
在孩子们眼中,潘立华不仅是老师,还是“爸爸妈妈”,更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班上有个小女孩叫许仲楠,父母离婚,父亲长年在外打工,一年回来一次,性格孤僻、内向。了解原因后,潘立华制订了帮扶计划,学习上帮助她,思想上开导她,生活上关心她,还要求其他同学与她交朋友。在他的精心呵护下,许仲楠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性格也活泼开朗起来,还荣获2013年安徽省“模范留守儿童”称号。
“我想潘老师。”如今已到中心学校读四年级的许仲楠,觉得这里一切条件都比教学点好,自己还是班上的数学小组长,但唯一不好的就是见不到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