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3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新、奇、特、优农产品颇具吸引力。昨日首个开放日,人气异常火爆,当天共吸引了上万市民“赶集”。市民吃得欢,企业则抓紧找项目。在昨日的招商项目推介会上,共有138个项目成功签约。
边逛边吃市民收获颇丰
一米多高的冬瓜、奶油味的南瓜、能当水果吃的节瓜、黑色的番茄……在农交会上,不少农产品企业的“新杰作”闪亮登场,让市民大开眼界。4000多个品种的土特产,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农交会现场。记者有一个很强的感受,就是:卖家边煮边卖、市民边吃边逛。鸡汤、火腿、孔雀肉、红薯粉丝、外国红酒……应有尽有,让前来购物参观的市民顺便大饱口福。
“才煮好的鸡汤,大家来尝尝,很好喝。”一时间,很多市民都围过去品尝。“这个味道赞”、“好多钱一斤哟”……
“我今天置办了1000多块钱的年货。”提着几大袋“战利品”的邱女士一家很是高兴,她说逛了一上午,肚子都吃饱了,边逛边吃,尝到好吃的就买,忍不住就买了一大堆。
高校食堂将与农企“无缝对接”
农民抱怨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学校抱怨农产品价格过高,主要问题在于中间环节太多,成本太高,以后就不用愁了……
昨日上午,农交会农业高新技术产学研对接会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20余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省内100余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了21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或技术合作协议,与会的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还与参会企业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会后还将签订一批合作协议。
其中一项合作为实行“农校对接”,就是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学生食堂的采购成本。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开展“农校对接”,农户、合作社直接与学校签订长期稳定的购销合同,生产者可根据市场反馈的需求信息,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防止市场价格大起大落。通过对接,以品牌化经营带动标准化生产,以标准化生产保障质量安全,逐步实现“从田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