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万里 “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无疑十分必要。”省政府参事、徽商发展研究院院长程必定如是说。对于安徽经济,当下仍存有农业效益低、工业耗能高等问题,而转型升级,恰是解决诸多问题的必然路径。如此,安徽发展方能扶摇万里。
省政府参事、徽商发展研究院院长 程必定:
经济升级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的升级
“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标志是缩小我省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程必定认为,我省经济升级版必须有新体制保障,更需要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程度最多的是1980~1986年与2005~2012年两个时期,而前一个时期的年均缩小程度比后一个时期还多0.36个百分点,原因正是那个时候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12年,我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744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9%。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三个强省”的战略目标,核心是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安徽经济升级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的升级。”程必定告诉记者,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处于产业的某个环节,与上下游企业构成产业共生圈,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处于产业共生圈关键环节、发挥关键作用的企业,就是“关键种企业”。“我省应重点培养这类关键种企业,特别是合芜蚌自助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带动更多企业内涵式升级,最终促进我省的升级转型。”
对于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程必定给出了他的对症良药:“在全面推进各类企业内涵性升级的同时,我省还需重视推动第二产业加快升级;着力扩大第三产业领域以及承接产业转移,实行产业与要素双承接。”
省经济研究院院长 胡再生
做强核心城市 壮大区域中心城市
“我省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滞后,与全国相比,起点较低”,胡再生指出,此外,皖企创新能力不强,升级的驱动力较弱,“全省只有1/3的大中型企业有研发活动”。同时,也面临着固定资产投资效果下滑等问题。
“我省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合肥、芜湖这两个核心,发展壮大安庆、蚌埠、阜阳等区域中心城市。”面对我省经济转型升级,胡再生强调了中心城市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在深入研究资源环境支撑力、城镇化人口流向的基础上,科学界定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对城镇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规划。”
“经济升级与产业转型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更高。”胡再生称,要想转型升级,人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在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建设特色职教实训基地,设立专项资金,对企业职工培训给予补贴。”
此外,胡再生还指出,打造我省经济升级版,需要进一步推动市场配置资源水平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资源配置市场化是基础。对国有垄断性行业,可以通过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寻求突破。对农村,要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房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确权颁证,为社会资本开发农业创造条件”。
全省范围内形成多个城镇群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与产业经济研究处处长 王尚改: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全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已显著提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已经由自发、消极被动地进行转型,到现在自为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转型。”王尚改昨日下午向记者表示。
“近些年来,我们突出了宏观战略谋划,突出了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突出了创新驱动,突出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突出了园区升级和各类平台建设,突出了淘汰落后产能,突出了各类生产要素的整合,并继续深化改革,注重制度创新,统筹发展,我省的经济结构明显得到了优化。”王尚改肯定了近年来我省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建议。
王尚改说,“特别要指出的是,一定要注重统筹发展。比如区域发展方面,我认为下一步的转型升级中,要加快城镇群的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多个城镇群,由能级不同的城镇组成。比如这个城镇主要是居住,另一个城镇主要是工业园区,还有一个城镇主攻旅游,功能明确,相互连接……如今安徽的发展很不平衡,皖北落后很多,城镇群的发展,覆盖面更广,能带动落后城镇盘活经济,也能让中心城市有效地避免人口过多、垃圾成山、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这‘四化’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发展中统筹结合得越好,经济结构就会越科学,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王尚改总结道。
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 处长 石象斌:
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虽然合肥、芜湖、滁州三市拥有较好的家电产业基础,但家电的核心部件仍主要依赖外省企业提供或从国外进口。”石象斌指出,“‘安徽制造’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安徽加工’、‘安徽组装’。”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酝酿着新的机遇,“我省工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石象斌表示,“这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面对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石象斌称,“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给产业变革带来巨大的机遇,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孕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我省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实行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深层变革。
石象斌表示,我省要进一步明确转型升级的方向,主导产业要以创造、“智造”为导向。
他山之石
江苏: “营改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江苏省“营改增”试点于201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截至今年6月,共减税95.54亿元,减税面达96.61%。“营改增”试点加快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显。“营改增”后,江苏省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新办企业意愿显现、企业盈利和管理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上海: 合理GDP增速有利转型升级
2008年上海GDP首次跌入个位数,2009年创下17年来最低,2011年、2012年分别为全国倒数第二和第一。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肖林表示,今后五到八年,上海的经济增长潜力仍在7%至8%左右,这是上海在平稳发展、加快转型中的“适宜速度”。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李若山教授表示,“上海的经济发展已经从‘加速跑’进入‘匀速跑’状态。而相对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利于这个经济发达地区更加顺利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湖南: 工业担起转型的重任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湖南经济早已作出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选择。2013年,湖南经济工作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和增长质量,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工业作为湖南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担当起提高湖南产业素质和增长质量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