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年已成功繁殖3只江豚,这也是我国半自然夹江水域第一次成功尝试。目前,该保护区内江豚数量达到10头,但江豚与人类的“抢领地”之战也打响,如今这些微笑精灵生活得如何?昨日,记者与江淮环保行采访团一起来到此处……
留住微笑:保护区内江豚数量达到10头
进入保护区的大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牌子赫然在目,据了解,这里共生活着10只江豚,用于保种、繁育和研究。
记者来的时候,正好是江豚的“吃饭”时间,饲养员手提两桶小鱼尚未接近,江豚就从远处水域“闻讯而来”,将江面的水浪一次次掀起。不到10分钟,一大桶小鱼便被“干掉”,这群吃肉不吐骨头的“家伙”,吃完后就抹抹嘴“走人”,时不时还回头给你一个“微笑”。
据悉,在这里,科研人员每天24小时密切监测小江豚的活动情况,安排专人巡逻。同时,做好江豚饵料鱼的消毒工作,防止江豚生病。另外,在进行人工投喂的同时,保护区还将在年底前对夹江投放足够数量的鱼苗,以养成江豚自行捕食的习性。
迁地保护:看上去很美,再遭遇与人之“战”
铜陵保护区的成功人工繁殖,为此次保护区增添了不少信心。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郑邦友笑着说,这算有了一个“留住江豚”的好方法,可以推广一下。
“生活在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内半自然夹江水域中的江豚不断诞生,尤其是3头小江豚的繁殖成功,充分证明了长江江豚的保护方法最有效的就是迁地保护。未来,我们在进一步加强夹江中江豚保护的同时,眼界要放得再开一点,尽量在我们铜陵或者沿岸这些良好的通江水域选择合适的地点,进一步扩大我们长江江豚的迁地保护种群。”虽然江豚数量在下降,但郑邦友表示,“只要努力,江豚的保护前景还是乐观的。”
“长江江豚的生存威胁主要来自于人类经济活动,加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作尤为紧迫,迁地保护是为了增加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而不是用人工种群取代野生种群,野外放归是其根本目的。就目前而言,长江环境正在日益恶化,已不能有效承载长江江豚生存”。郑邦友告诉记者,因此建立更多迁地保护地点,尽可能多地将野生种群迁入其中,开展人工管护的种群繁殖,待长江环境改善后再将其放归自然,是目前保护长江江豚的根本措施,也是业界的共识,但现在迁徙保护也遭遇了与人的“战争”……
委员急了: 遭遇大雨 这里的江豚全完蛋
一场人与江豚的“水之争”目前已在保护区上演。
9月10日下午,记者在保护区范围内看到,旁边的一些村民还是在这里继续洗菜、洗衣服,甚至是刷洗农药瓶等。
“经常还有人在这里下网钓鱼,这对江豚造成致命危险,只要渔网将江豚缠住,或是鱼钩将江豚勾住,想保住命,就有点难了”。郑邦友告诉记者,保护区两岸,仅仅距离几米居住的村民大约200多人,想要把这些村民搬迁出去,工作“有点难”。
这一情景也让学习环保的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资委委员李玉成有点急了:“这要是遭遇大雨,村民生活污水等进入,这里的江豚全完蛋,为何还不赶紧采取措施?”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目前铜陵已考虑让江豚再次搬家。”铜陵市环保局局长汪庆辉向记者介绍,目前环保部门已着手江豚保护区搬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