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精致是一个目标、一种理念,其外在形象是精品,内涵理念是极致,惠民利民是根本。要打造精致之城,人民幸福与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而改善民生,更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所在。淮北市市长黄晓武认为“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要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为人民谋福祉上,落在办实事上。把切实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淮北,用民生为本,打造精致之城。
●淮北教育正向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目标迅跑。
●对采煤塌陷失地农民等特殊群体,大力开展组织起来培训、组织起来就业,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
●淮北作为一个能源城市,多年来,因采煤塌陷以及城市建设造成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成为政府关心的一件大事。
●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全面压缩“三公”费用,优先保证民生工程资金。
——黄晓武
就业:4级机构保证服务就业
星报记者: 淮北是如何促进市民就业?
黄晓武:民生之本在于就业。淮北市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工程,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受到国务院表彰。今年上半年,建成省A级和省AA级大学生孵化基地各一家,带动大学生就业200余人。开展“1+1带动一千创业,带动就业富民”行动,全面推行“整贷直发”小额担保贷款新模式,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亿元。
此外,淮北注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补贴、优化培训模式,以就业为目标、以培训为手段、以鉴定相配套, 全力推行“培训、鉴定、就业”三位一体的模式,大力推广“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基本实现培训后全员转移就业。
目前,淮北市已建立起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就业服务工作机构,各行政村都有劳动保障协管员;全市城乡劳动者在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按照统一的服务内容和标准,接受统一的就业服务。对采煤塌陷失地农民等特殊群体,大力开展组织起来培训、组织起来就业,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
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
星报记者: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淮北有哪些创新之处?
黄晓武:教育是民心所系,民生之基。近年来,淮北市委、市政府用“民生”坐标定位淮北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淮北教育正向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目标迅跑。
淮北市大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加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工作力度,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消除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投资4.3亿元,对农村薄弱学校和城镇增容学校进行改造,目前,全市小学达标220所,初中达标5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达标22所。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建幼儿园30个,完成省教育厅下达任务的比例为200%。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内涵式发展,2013年在报名人数减少的情况下,我市高考再创佳绩,本科达线8117人,其中一本达线1793人;二本以上达线(含一本)5298人,淮北一中文科考生高考成绩位列全省第二名。
今年,淮北市严格按照“免试、划片、就近”的原则,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行为,保障符合入学条件的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顺利入学,切实维护淮北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进行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严格依据考生志愿和中考分数,由市教育局按照招生计划,分步实施中招录取,各校(含民办高中)不得擅自超计划接收学生,不得录取最低控制线以下的学生。按照公开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计划、公开招生范围、公开招生程序、公开录取方式、公开录取结果、公开重大违规招生处理结果的“七公开”原则,加强对中小学招生过程的管理。
此外,淮北市积极创新办学模式,有效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级职教集团,并积极支持民办学校,为民办中职学校的审批、设立、成长开辟绿色通道。在全省第一个实施职业技能教育资助工程,并列入全市民生工程,凡就读淮北市所属职业院校的淮北籍学生,没有享受过国家免学费政策的,市政府连续3年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的资助。今年上半年,拨付义教经费11210万元,为13302名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607.025万元;为10478名免学费学生拨付资助资金1862.6万元。
社保:城乡统筹解决保障难题
星报记者:在社会保障上淮北做了哪些?
黄晓武: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淮北市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为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淮北市先后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覆盖范围由城镇职工扩大到一般城乡居民,实现了全面覆盖、人人共享。全力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残疾军人、“三属”年补助水平增长86%。
保障性住房建设一头连着民心,一头连着发展,是淮北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建设18491套,开工率97.3%。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开工4262套,开工率106.6%;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14229套,开工率92.8%。安置房竣工面积41万㎡,开工面积276万㎡,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全部开工,20座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开工18座,城乡群众的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淮北作为一个能源城市,多年来,因采煤塌陷以及城市建设造成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成为政府关心的一件大事。为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保障问题,淮北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难问题,着力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重,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失地农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失地农民。专门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目前全市已有1.7万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
医疗:药品零差率销售解决就医难题
星报记者:淮北如何破解百姓就医难题?
黄晓武:目前,淮北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多层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市共有52万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13年,全市参合人口达133.1万人,人均筹资标准为240元。
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全市三区一县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部建立,卫生信息专网建成启用。建立了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实行“五统一、两独立”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全市28所乡镇卫生院对307所村卫生室实施了一体化管理,完善了镇村两级卫生服务的功能。
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濉溪县医院、中医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今年上半年,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双下降。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市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50余万份,录入电子居民健康档案146万份,电子化率达69.3%。
近年来,淮北市委、市政府率先在安徽省启动实施民生工程,以此为抓手,逐步推动各类民生问题的解决。即使是在今年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淮北市委、市政府全面压缩“三公”费用,优先保证民生工程资金,改善民生的力度不减反增,今年上半年,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40.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