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机遇与挑战 安徽早做准备
2013年9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尽快融入自贸区 实现安徽经济“弯道超车” 专家解读:
面对机遇与挑战 安徽早做准备

李菊香 何凡 记者 张华玮
 

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开发开放新棋局已经展开。这盘棋安徽参与其中势在必行。未来上海自贸区将给我们带来机遇和挑战,那么安徽的优势在哪里?我们的应招准备好了吗?

加强联系积极学习 研究发展自己特色产业

“我省在加快安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建设,这一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与上海自贸区的联系,争取在部分政策上实现较快对接,能有更多的合作。”黄舜这样建议,“就区域而言,安徽可为上海自贸区创造更加广阔的纵深腹地空间,一方面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一方面研究自己的特色产业。”

“上海自贸区是个试验区,在很多新政出来时,也会遇到问题,政府部门更要好好研究学习,并进行借鉴。我们要和上海、江浙地区错位发展,寻找自己的特色产业。”孙永彬如是表示。

“自贸区的金融制度改革是大胆的,市场准入的放开和利率、汇率市场化,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自贸区将有更好的投资环境,外资投入更直接,不用建立在贸易的基础上,这也会带来风险。上海自贸区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和改进,更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学习。”东方证券合肥望江西路营业部副总经理孙智磊认为。

鼓励企业进自贸区 扩大安徽招商

“与其担心企业将总部迁移,不如给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到自贸区设立办事处、分支机构、子公司等,身在其中,学得更快。另外,安徽企业也能在自贸区的基础建设上出力。”张瑞稳给出自己的建议。

曾昭勇也表示,“我们公司在外高桥保税区中,在里面,你就更有机会了解政策红利,并为己所用。比如,在保税区以外,国外很多珍贵的艺术品是没法进入国内展览的,因为税收太高;但在保税区以内,我们就能把这样的艺术品带进来展出。而如果有收藏者买入这些艺术品,只要放在保税区内,也是不用担心高缴税问题的。”

“分支机构、办事处、子公司设在上海自贸区,不仅仅是掌握最新信息和未来发展动向的问题,我相信整个企业的产业链都会因此而得到快速发展。”黄舜说,“这样也能更充分地利用上海自贸区的平台,利用我省毗邻长三角的独特区位优势,发挥各类信息渠道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扩大我省的招商引资。”

尽快融入自贸区 实现安徽经济“弯道超车”

“中国自贸区的建设,当然不会照搬欧美国家的进程,但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此次上海自贸区的探索,目的是可复制、可推广,我相信复制和推广会有节点,安徽如果能赶上更早的节点,越早拥有自己的自贸区,就可能在这一轮开放和改革中,实现‘弯道超车’。”张瑞稳说。

“长期来看,自贸区建设必将在全国铺开,将来我省应该积极争取在合肥、芜湖等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拥有开放平台的城市及区域申请自贸区。只有真正融入自贸区,才能完全地享受到政策红利。”黄舜表示,“需要注意的是,这可能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以美国为例,1934年启动自贸区建设,经过40年建设,到1970才有10个,不过之后加快步伐,2011年达到了257个。”

孙智磊则认为:“中国自贸区的推进节奏,将是从现在的上海自贸区到整个上海,然后是全国。安徽并不是要争取自己的自贸区,而是步步学习,尽可能快地融入自贸区,待政策红利推广到全国,安徽要成为准备最充分,可以直接将经济整体升级的区域。”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