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难”成发展新瓶颈
微言堂
安徽自燃险 投保比例仅一成左右
北京各银行全部取消房贷利率优惠
淮河以南投保农户 今年旱灾初步估损4亿元
盛运股份董事长违规减持
下一篇4 2013年8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上半年我省开发区“入账”13340亿元
“用工难”成发展新瓶颈

记者 丁林
 

作为对外的一扇“窗口”,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中或可窥视到全省经济转型的一个脉络。记者昨日从省发改委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152家开发区实现收入13340.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433.3亿,增长两成多,但,开发区企业也面临用工难这一“新瓶颈”。

收入同比增长近两成

统计显示,上半年,全省纳入统计的152家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16个,省级开发区74个,省级筹建开发区62个)共实现经营收入13340.2亿,同比增长19.2%;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也分别增长29.1%和26.3%。

优异成绩的取得与开发区转型升级密不可分。省发改委地区处相关人士表示,上半年,全省各开发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433.3亿元,增长20.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4.8%,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9.3个百分点。全省开发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26.5%,授权量增长53.1%。淮南、六安、宁国3家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州经开区等9家省级开发区扩区获省政府批复。

此外,上半年,全省开发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8个,合同外资额9.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6.3亿美元,分别增长20%、12%和15.6%。

用工难成“新瓶颈”

成绩取得的同时,问题依旧存在。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偏低、企业用工难以及整体竞争力不够。

统计显示,上半年,152家开发区税收总额为388.9亿,单个开发区平均税收收入为2.6亿元,62个开发区税收收入不足1亿。此外,除了土地指标十分紧缺、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外,开发区企业用工难,逐渐成为新的制约因素。“上半年皖江示范区内计划一次性用工超过300人的重大招商企业为44户,比上年增加12户”。

而对于大部分开发区产业特色不明显,缺乏主导产业,缺乏驰名品牌、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等产品,省发改委表示,建议设立全省开发区转型发展专项资金,统筹各类开发区相关资金,重点支持主导产业突出、产出强度较高的开发区转型发展。

同时,我省也将继续开展开发区的清理整改工作,争取每个县至少保留一家开发区。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