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热的“开学经济”该降温了
让王雪梅说话 天塌不下来!
非常道
气象局别到 娱乐版上“卖萌”
秦火火“栽了”,利益链条“断了”吗?
“钱多人傻”不是掩盖问题的万能借口
下一篇4 2013年8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畸热的“开学经济”该降温了

 

头条评论

廖水南

本月底开始,国内各大高校逐渐开学报到,关于新生入学的议论又多了起来。而近日媒体报道的有关新生开学季“入学装备”的两则消息尤其耐人寻味。

一是,微博上流传“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向新生发录取通知书时塞了一封致新生家长的信,建议家长提供给孩子的月消费额一般为600元,最高不超过800元至1000元。”这一“指导价”引发热议。有人吐槽,物价飞涨,600元仅够一个月伙食费。更有网友感慨,恋爱谈不起了,注定孤独。

二是,据《沈阳晚报》近日报道,某高校一个学生社团曾经做过相关调查,除了学费和交通费,高档数码产品是新生入学的支出大项,而如果把各项支出加在一起,总计花销至少超万元。个别大学生开学支出甚至花掉父母4个月工资,家长连呼“上不起”。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从最初的大学生背个包就去学校报到,到后来的三大件“随身听、皮箱、手表”,再到如今的苹果三件套“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大学新生入学装备的更新换代其实也是时代变迁的真实写照。我们当然不能要求孩子们像我们当年那样简朴节俭,当苦行僧。但若无视家庭条件,为所欲为、一味攀比,亦十分堪忧。

要知道,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培养一个大学生并不容易。有数据显示,这个花销最少都在20万元以上,并非一个小数目——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就曾坦言,“我和夫人两个人的工资,也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而《新京报》2009年4月曾报道,10年间,中国大学学费涨了18倍,而这期间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3倍。

更重要的是,除了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之外,“入学装备”高配置也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因为父母“打肿脸充胖子”,无原则、无条件地满足孩子各种各样的要求,很容易助长孩子扭曲的攀比与炫富心态,使其成为任意挥霍、蛮不讲理的人,并以获取物质享受和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亲情的唯一尺度。

畸热的“开学经济”是时候该降温了,不独大学如此,中小学亦如此。作为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不是多么昂贵的奢侈品,而是健全的人格和正直、善良、坚韧的品质;作为即将踏入高校的大学生,多一份自强和感恩,才能活出出彩的人生。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