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春月 清雅恬静
别有韵味仁爱巷
3上一篇 2013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别有韵味仁爱巷

檀力
 

仁爱巷原名王箍桶巷,地处合肥城南,据说,中国画坛举足轻重的人物,“新金陵画派”创始人亚明,就诞生在此巷。

上世纪20年代中期的仁爱巷,留在许多老人的印记里,那么富有生活气息。当巷两头的木栅栏与晨曦同时打开时,小巷热闹的市井生活就开始了。小贩的叫卖声、百业的吆喝声、艺人的叮当声,此起彼伏。黎明时分,忙碌的人们挑水、吊水到巷口的老虎灶生炉子烧开水,迎接泡水的和喝茶的。

小巷里,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农副产品丰富多样。由于都是街坊邻居,卖者又是老面孔,经过讨价还价,卖的人爽气,买的人放心,只见家庭主妇手拎着菜篮子回家时,个个兴高采烈。

各类手艺人在各自的门面吆喝也别有韵味。以王姓箍桶匠为首,他的铺面位置好,面积大,手艺在城中是一流的,慕名前来的人甚众;“酒香也怕巷子深”、“箍桶啊——”,那声声“箍”字音深力厚,使你不得不相信这王师傅的手艺,定能将坏桶箍得滴水不漏。修锅补碗的,一头是一只风箱,另一头一只小柜,提高嗓门喊:“修锅补锅哎——”,粉墨登场的,还有修鞋的皮匠、修锁的铜匠、补碗、修伞的……他们在巷内的狭小作坊里,补锅的炉火烧得旺旺的,铁锤榔头敲得响当当的……

盛夏酷暑的仁爱巷,夏夜乘风凉是每家必备的。当日落西下,各自在家门口或空地上打扫干净,洒上水,搬出躺椅、竹床、门板、椅凳,一派壮观的乘风凉场面。孩子们在巷中黑暗处有的抓萤火虫,有的捉迷藏、拍纸片……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